中药学考前必会120题一
考期临近,乐学医考祝广大中医中西医考生考试时“考的都会,蒙的都对”,顺利拿证! 以下是乐学医考年押题试卷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1.四气的确定是 A.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 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结出来的 E.以上都不是 1.C解析:药物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2.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答案:B 答案分析:甘味药的作用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故答案应选B。 3.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淡、甘、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答案分析:一般来讲,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故答案应选C 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脏腑经络理论 C.药性理论 D.药味理论 E.五行学说 答案:B 答案分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答案应选B。 5.属于十八反的配伍药对是: A.甘草与海藻 B.丁香与郁金 C.人参与五灵脂 D.三棱与莪术 E.川芎与牛膝 答案:A 答案分析:甘草与海藻配伍属于十八反的内容,而丁香与郁金、人参与五灵脂配伍属于十九畏的内容,而三棱与莪术,川芎与牛膝配伍不属于配伍禁忌,故答案应选A。 6.属于十九畏的配伍药对是: A.川乌与草乌 B.桃仁与红花 C.官桂与赤石脂 D.乌头与贝母 E.甘草与甘遂 答案:C 答案分析:官桂与赤石脂配伍属于十九畏内容,而乌头与贝母、甘草与甘遂配伍属于十八反内容,川乌与草乌,桃仁与红花配伍不属于配伍禁忌,故答案应选C。 7.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 A.麻黄 B.白术 C.附子 D.白芍 E.细辛 答案:D 答案分析: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故答案应选择D。 8.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 A.麻黄、荆芥 B.香薷、紫苏 C.生姜、桂枝 D.麻黄、香薷 E.防风、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共有麻黄、香薷、浮萍三味药,其它解表药没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故答案应选择D。 9.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宜选用: A.荆芥 B.香薷 C.桂枝 D.细辛 E.荆芥 答案:B 答案分析: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阳气被阴邪所遏,故称阴暑证。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香薷治疗该证,常配伍厚朴、扁豆。故答案应选择B。 10.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宜首选: A.防风 B.香薷 C.细辛 D.紫苏 E.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的药物只有紫苏一味。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紫苏尤为适宜,临床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故答案应选择D。 A.桂枝 B.麻黄 C.防风 D.香薷 E.紫苏 11.治疗痰饮病眩晕,宜选用: 12.治疗破伤风证,宜选用: 答案:11.A12.C 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只有桂枝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而防风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常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故答案应分别选择A、C。 13.下列哪组药物具有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 A.防风、独活、荆芥 B.藁本、紫苏、防风 C.防风、羌活、藁本 D.白芷、紫苏、桂枝 E.羌活、香薷、桂枝 13.C解析: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4.薄荷不具有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 B.清利头目 C.息风止痉 D.疏肝解郁 E.利咽,透疹 C 15.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燥结者,应首选: A.薄荷 B.蝉蜕 C.菊花 D.蔓荆子 E.牛蒡子 E 16.柴胡、薄荷均具有的功效是 A.疏肝解郁 B.理气调中 C.化湿行气 D.消积行气 E.发散风寒 17.A解析: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8.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 A.菊花 B.桑叶 C.蝉蜕 D.牛蒡子 E.决明子 答案:D 答案分析: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均能明目,常用治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只有牛蒡子没有明目之功。故答案应选择D。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烊化 19.薄荷入汤剂宜: 20.辛夷入汤剂宜: 答案:19.B20.D A.石膏 B.知母 C.黄连 D.天花粉 E.夏枯草 21.治疗肝火上炎,目珠疼痛,应选用 22.治疗痰火郁结,瘰疬痰核,应选用 21.E,22.E 夏枯草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23.芦根具有的功效是: A.除烦、止呕、利尿 B.除烦、止泻、利尿 C.泻火、止泻、利尿 D.泻火、止汗、生津 E.除烦、燥湿、止呕 A 24.石膏的性味是: A.辛、甘,温 B.甘、苦,温 C.苦、辛,大寒 D.甘、辛,大寒 E.甘、咸,寒 答案:D 答案分析:石膏是清热泻火药,性寒才能清热,故答案A、B是错误的;石膏辛寒能透热解肌,甘寒能清胃热除烦渴,故甘辛大寒才是其性味,因此答案应选D。 25.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A.石膏 B.天花粉 C.知母 D.牛蒡子 E.菊花 25.B解析: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26.善于清肺热的药物是 A.夏枯草 B.龙胆 C.黄柏 D.黄芩 E.黄连 D 黄芩善清肺火及中上焦湿热,若肺热壅盛,单用即效。夏枯草、龙胆草善清肝热,黄柏善清下焦湿热,黄连善清中焦湿热。 27.既能泻火解毒,又能清热安胎的药物是: A.紫苏 B.栀子 C.黄芩 D.黄柏 E.菊花 答案:C 答案分析:紫苏虽能安胎,但其性偏温,不能泻火解毒;栀子、黄柏、菊花功能泻火解毒,但不能安胎;故答案A、B、D、E是不正确的。黄芩既能泻火解毒,又能清热安胎,故正确答案是C。 28.善去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的是: A.黄芩 B.葛根 C.黄柏 D.苦参 E.黄连 答案:E 答案分析:葛根善升阳止泻,治湿热泻痢力薄,远不如黄连;黄芩、黄柏、苦参三药虽也常用治湿热泻痢,但效力不若黄连;黄连清热燥湿力胜,主入中焦,为治湿热泻痢之要药,故正确答案是E。 29.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A.连翘 B.薄荷 C.紫花地丁 D.蒲公英 E.半边莲 A 本题考点为药物的功效分类及兼有功效。薄荷是疏散风热药,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是清热解毒药,连翘兼疏散风热之效。 30.治疗咽喉肿痛,痰盛咳嗽,应选用的药物 A.青黛 B.板蓝根 C.大青叶 D.鱼腥草 E.射干 E 射干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故选此。复习时应把几个功效类似的中药加以归类,列出相同,找出不同,以备考好成绩。 A.肺痈 B.肠痈 C.乳痈 D.丹毒 E.疔疮 31.鱼腥草尤善治: 32.蒲公英尤善治: 答案:31.A32.C 33.青黛入汤剂时应: A.先煎 B.另煎 C.后下 D.作散剂冲服 E.包煎 答案:D 答案分析: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本品难溶于水,内服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故本题答案应为D。 34.生地黄,玄参的共同功效,除清热凉血外,还有 A.止血 B.解毒 C.养阴 D.利尿 E.化瘀 C 生地黄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的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养阴。故选C。 35.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A.牡丹皮 B.地骨皮 C.生地黄 D.白薇 E.玄参 答案:A 答案分析:在备选答案中,地骨皮、生地黄、白薇、玄参四药均能清热凉血,但均无活血祛瘀之功,故B、C、D、E均不是正确答案。只有牡丹皮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活血祛瘀,故正确答案是A。 36.胡黄连除能清湿热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清泄肺热 B.清热凉血 C.泻肝火 D.除疳热 E.清心热 D 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A.地骨皮 B.青蒿 C.白薇 D.银柴胡 E.胡黄连 37.具有凉血退蒸,清泄肺热的药物是 38.具有退虚热,凉血,解暑功效的药物是 37.A,38.B 地骨皮的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青蒿的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3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功效? A.泻下攻积 B.清热泻火 C.凉血解毒 D.逐瘀通经 E.利尿通淋 答案:E 答案分析:A、B、C、D均为大黄的功效。大黄临床上虽可用治湿热淋证,但主要是取其泻下通便导湿热积滞外出,而本身无利尿通淋作用。故答案应选择E。 40.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是: A.大黄 B.芦荟 C.芒硝 D.番泻叶 E.郁李仁 答案:C 答案分析:本题中的五味药物虽然均有泻下作用,但其中只有芒硝味咸可软坚,故答案应选C。 4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主治病证? A.积滞便秘 B.湿热痢疾 C.热毒疮疡 D.痰饮喘咳 E.血热吐衄 答案:D 答案分析:大黄具有泻下攻积之力,用于积滞便秘症,并可祛除肠胃湿热积滞而治泻痢后重。同时,大黄还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临床上用治热毒疮疡和血热吐衄等症。大黄无入肺治痰饮喘咳之功,故答案选为D。 42.既可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生地黄 C.火麻仁 D.郁李仁 E.松子仁 答案:D 答案分析:本题中的五个备选药物中,虽然均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但只有郁李仁尚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故答案选D。 43.甘遂内服时用量宜: A.0.01g~0.5g B.0.5~1g C.0.5~3g D.1~3g E.3~10g 答案:B 答案分析:由于甘遂有毒,内服时用量不宜过大,但也不可太少,适宜0.5~1g,答案选B。 44.甘遂、京大戟、芫花均有毒,内服时宜: A.久煎 B.醋制 C.酒制 D.后下 E.姜汁制 答案:B 答案分析:三药虽有毒,但醋制后其毒性均可降低,故内服时宜醋制。答案选B 4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巴豆的功效? A.峻下冷积 B.逐水退肿 C.祛痰利咽 D.破血消癥 E.外用蚀疮 答案:D 答案分析:巴豆辛热善除冷积,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并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外用有蚀腐肉,疗疮毒的作用,故答案选D。 46.能祛风湿、止痛、解表的药是 A.木瓜 B.独活 C.桑寄生 D.秦艽 E.防己 B 47.功善袪风湿、温经止痛,尤以治风寒湿痹寒邪偏盛者为宜的药物是: A.狗脊 B.豨莶草 C.威灵仙 D.川乌 E.松节 答案:D 答案分析:备选药物中狗脊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腰膝;豨莶草性寒,为袪风湿热药;威灵仙与松节均能袪风湿、通络止痛;而川乌味辛、苦,性热,善于袪风湿、温经散寒、止痛,故对风湿痹证寒邪偏盛者尤宜。 48.治疗湿痹、筋脉拘挛、吐泻转筋病证,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A.木瓜 B.防己 C.豨莶草 D.秦艽 E.伸筋草 答案:A 答案分析:木瓜善舒筋活络,又能和胃化湿,为治湿痹、筋脉拘挛及吐泻转筋的要药。虽防己能袪风湿、利水,豨莶草能袪风湿、利关节,秦艽能袪风湿、清湿热,伸筋草能袪风湿、舒筋活络,但均无和胃化湿之功,因而答案应为A。 49.既能袪风湿,又能利水而性寒的药物是: A.五加皮 B.秦艽 C.防己 D.豨莶草 E.雷公藤 答案:C 答案分析:本组备选答案中,秦艽、豨莶草、雷公藤虽为性寒的袪风湿药,但均无利水之功;五加皮虽能袪风湿、利水,但其性温,又具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只有防己既能袪风湿,又能利水,且性寒。故正确答案为C。 50.既能袪风湿,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青蒿 C.胡黄连 D.秦艽 E.黄柏 答案:D 答案分析:备选5味药物虽均能退虚热,以治虚热病证,但除秦艽外均无袪风湿的功效,故应选D。 51.肝肾不足所致之胎动不安,应首选: A.紫苏 B.狗脊 C.黄芩 D.桑寄生 E.五加皮 答案:D 答案分析:紫苏、黄芩、桑寄生均能治胎动不安,但紫苏主在行气,黄芩主在清热,桑寄生能补肝肾而安胎。狗脊与五加皮虽能补肝肾,但无安胎功效,故应选D。 52.五加皮的功效是: A.袪风湿,补肝肾,安胎 B.袪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C.袪风湿,补肝肾,利水 D.袪风湿,强筋骨,补肾阳 E.袪风湿,强筋骨,止血 答案:C 答案分析:本题备选药物均有袪风湿,补肝肾的作用,以治风湿痹证而兼肝肾不足者,但五加皮除以上作用外还能利水,用于水肿。故正确答案为C。 53.既可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散寒的药物是: A.藿香 B.佩兰 C.苍术 D.厚朴 E.砂仁 答案:C 答案方析:备选答案中的五味药虽然均具有芳香化湿之力,用治湿浊中阻证。但其中只有苍术苦燥力强,且味辛,在内燥湿健脾,在外祛风散寒。故答案选C。 54.既可化湿止呕,又能解暑的药物是: A.藿香 B.佩兰 C.砂仁 D.豆蔻 E.草豆蔻 答案:A 答案分析:藿香与佩兰均可化湿、解暑,但佩兰无止呕之力;藿香与砂仁、豆蔻、草豆蔻均可化湿止呕,但砂仁、豆蔻、草豆蔻却无解暑之功。五味药中只有藿香具有化湿、止呕、解暑之功,故答案选A。 55.善于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 A.苍术 B.厚朴 C.砂仁 D.豆蔻 E.藿香 答案:B 答案分析:上述备选药物中,只有厚朴味苦善降气,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故答案选B。 56.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E.香加皮 答案:C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茯苓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但只有茯苓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57.用治水肿,肺痈,肠痈,宜选: A.猪苓 B.茯苓 C薏苡仁 D.葫芦 E.冬瓜皮 答案:C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ABCDE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均能用治水肿,但只有薏苡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与肠痈,故应选择薏苡仁。 58.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的药物是: A.荠菜 B.泽泻 C.蝼蛄 D.冬瓜皮 E.泽漆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泽泻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药性寒凉,但只有泽泻能泄肾经之虚火,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之证。故答案应选择B。 59.下列各项,不属车前子主治病证的是 A.湿盛泄泻 B.目赤肿痛 C.痰热咳嗽 D.心悸失眠 E.湿热淋证 D 车前子可应用于1、淋证、水肿。2、泄泻。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4、痰热咳嗽。故选D。 60.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的药是 A.滑石 B.车前子 C.地肤子 D.木通 E.石韦 A 滑石的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乐学教育年度收官课程——模考押题班已经开课了。认真做3套题,听10个小时的课,再提高20-40分不是梦!欢迎有需要的同学踊跃参加! 咨询 报名-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想到吃这些药不能喝白开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