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7号星期日的下午,我在西安易圣堂国医馆坐诊,来了一位秦女士,询问能不能出诊到家中为其父亲诊病,并言就在医馆对面的小区。医职所在,不容推辞,和医馆馆长说明情况后即行前往。

秦某,男,87岁。

主诉:因腰椎间盘突出行动不便而卧床,全身皮肤瘙痒半年左右,近20天加重。

现病史:皮肤无皮疹和破损,只是奇痒难耐,夜不能寐,自用止痒药膏无效。纳差,口不渴饮水少。便秘大便干,需要开塞露,小便数而不畅。舌淡红舌质水滑舌苔花剥,脉弦。唇有瘀斑,声音嘶哑,讲话出声困难一个月余。

辨证:少阳风火,血虚血瘀,燥湿相混

治法:息风止痒,清热活血,润燥祛湿

处方:小柴胡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柴胡12克,黄芩12克,姜半夏12克,党参12克,大枣3枚,生甘草6克,桑叶12克,丹皮12克,天花粉30克,当归12克,浙贝12克,苦参12克,蝉衣10克,僵蚕10克,姜黄10克,酒大黄12克,白芍12克,生地50克,牛蒡子12克,滑石15克,苍术10克,3剂,水煎服。

年1月29日第二诊:效,痒减轻到能忍受的程度,晚上能整夜睡觉。舌脉同上。上方不变,6剂,水煎服。

年2月3日第三诊:痒减大半,偶尔痒用毛巾轻擦即能止痒。胸口烦热,脚心热,腘窝疼,声音嘶哑出声困难,大便偏干,2-3天一次,小便数而不畅。舌淡红苔花剥脉弦。上方加栀子12克,淡豆豉12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川芎12克,6剂,水煎服。

服药后反馈痒消。

按语:“燥湿相混”是我的恩师王三虎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出来并特别强调的一种病机,也是师父多年临床经验的精华。以舌苔花剥为燥湿相混的典型症状之一,花剥的舌苔应一分为二来看,没有舌苔的地方代表着阴虚,以燥为主;有舌苔的地方则刚好相反,代表湿邪积聚。以本病案为例,单纯消风利湿止痒,恐痒未止而燥愈增;只润燥养血活血止痒,又徒增湿邪。所以用小柴胡汤疏利三焦气机,清少阳气分之热,桑叶丹皮清少阳血分之热;以当归贝母苦参丸来润燥利湿并用,再合它药清热养血活血,其效可期。春节后上班秦女士携水果和核桃再来医馆相谢,再邀为老人家诊治腰椎间盘突出及前列腺增生等其他疾病,这是后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zz/1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