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蟹先养水,养水看水草,养殖前期水草的这
俗话说“养蟹先养草,蟹大小看水草”,可见管护好水草在河蟹养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河蟹生态养殖还是以种植伊乐藻为主,尽管伊乐藻具有耐低温、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生长周期长、产量高等特点,但伊乐藻不耐高温,高温季节会停止生长甚至会浮根死亡,败坏水质,所以的养殖前期种草的选择,以及水草的管护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绝大多数河蟹养殖户采用药物控制伊乐藻生长,防止其高温季节死亡,这种方法一方面违背了生物的生长规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药物中的某些成分是否对河蟹生长造成影响还尚未了解,因此药物控草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传统思想认为,伊乐藻在高温期衰老枯萎死亡是其本身生长规律,但从笔者大量的一线走访经验中发现不少蟹农通过控制池塘水位很好地管理高温期水草的生长问题,为螃蟹后期养殖打好基础。 螃蟹养殖常用水草类型: 1.轮叶黑藻。 轮叶黑藻的特点是喜高温、生长期长、适应性好、再生能力强,河蟹喜食,适合于光照充足的池塘及大水面播种或栽种。轮叶黑藻被河蟹夹断后能节节生根,生命力极强,因此不会败坏水质。 2.金鱼藻。 金鱼藻具有耐高温、蟹喜食、再生能力强的优点,缺点是旺发易臭水。根据这一特点,金鱼藻更适合在大水面中栽培。而且水草旺发时,要适当把它稀疏,防止其过密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出现死草臭水现象。 3.伊乐藻。 伊乐藻发芽早,长势快,在早期其他水草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只有它能够为河蟹生长、栖息、蜕壳和避敌提供理想场所。这种草不耐高温,而且生长旺盛。当水温达到30℃时,基本停止生长,也容易臭水,因此这种水草的覆盖率应控制在20%以内,养殖户可以把它作为过渡性水草进行种植。 4.苦草。 苦草具有蟹喜食、耐高温、不臭水的优点,缺点是容易遭到破坏。特别是高温期给河蟹喂食改口季节,如果不注意保护,破坏十分严重。有些以苦草为主的养殖水体,在高温期不到一个星期苦草全部被蟹夹光,养殖户捞草都来不及。 一方面水草和藻类是水体中的生产者,可以为水体提供近七成的溶氧,当水草发生问题时,溶氧问题首当其冲;养殖户在壮草时,喜欢选择复合肥作为肥料,这样会让水草茎叶疯长,水草容易露出水面,提早开花,这时需要人工去割草头。因此,最新的技术是状根控茎叶。最新的技术是含有微量元素、生物肽等壮根因子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水草的根系发达、并能提升水草的抗逆性,尤其高温天气防止其衰老速度。 另一方面,水草是螃蟹嬉戏躲避天敌的场所,当水草出现出现萎缩、烂根、根发黄的时候,要尤其警惕水质败坏;而且水草还能够为螃蟹提供饲料缺少的饲料性蛋白,提高螃蟹的自身免疫力;最后水草还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有研究发现池塘水位太高会严重影响水体中水草的生长:首先水体水位太高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进而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带来水体溶氧的下降;其次水体水位太高会增加水体的浮力,当水草根茎不粗壮时会导致水草的漂浮不定,当水草飘到水面时,遮挡阳光后进一步加剧水体透明度的下降;最后是水位太高会导致水体的营养盐浓度的稀释,不利于水草和藻类的吸收利用,从而导致水草根部的营养不良。 因此在伊乐藻的生长期,合理运用水位控制伊乐藻的长势,因为伊乐藻有根据水位生长的特点,运用水位控制伊乐藻的长势既不会造成伊乐藻浮根死亡,又能保持伊乐藻良好的长势。技术要点是使伊乐藻的草头始终保持在水面10cm以下,随着伊乐藻的生长缓慢升高水位,这样方面可以抑制伊乐藻的疯长,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水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利于扎根,使植株矮壮,不易浮根。在暴雨、大风、台风等强对流的天气下,要降低水位露出草头,避免由于强对流天气搅动水流和水位快速上涨,使伊乐藻浮根。 池塘的水位对于水草生长是一把双刃剑。当水位过低时,水草极易生长旺盛导致水草疯长加速水草的老化,减少水体的的溶氧量和自净能力以及水温的大幅波动;水位过高时,会降低水体透明度,减弱其光合作用,同样会减少水体溶氧能力,而且还会使水草上漂造成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养殖前期就合理控制水体高度,加强水草的修理和营养盐的补充,合理增加水草的种类进而提高水体的稳定性来为螃蟹后期的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zz/8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养殖户当心ldquo伊乐藻r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