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相关疾病如何用药,这个总结很有启发
小编导读 心脏相关疾病如何用药?这个问题,相信许多人无法马上回答出来。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较全面地总结了心脏相关疾病如何用药,与临床非常契合,非常实用。一起去看看吧~~ 既然是从心脏的角度学习中药,我们来看看心脏的功能,它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心属火,心主血脉,心藏神,其华在面。既然属火,就存在火力过旺与火力不足,临床上称为“心火亢盛”和“心阳不振”。既然心主血,就存在阴血不足,床上称为“心阴虚”。既然心主血脉,血脉的不通、不畅就是问题,临床称为“血脉瘀阻”。既然心藏神,就存在神是否藏得好,藏得不好就是“心神失养”。既然其华在面,那么面部的神采有没有?面部的气色如何?面部长东西没有?这些都与心脏有关。 与心有关的还有很多,我们就从上面这些来谈谈相关的中药。 (一)心火亢盛的用药 心火亢盛的患者会出现心中烦热、焦躁失眠、口舌糜烂、口渴喜饮、舌尖鲜红等表现。治疗时可以选用的药物有:淡竹叶、生地、栀子、灯心草、莲子心、黄连、连翘等。 一般下火的药物味道都很苦,但清心火的淡竹叶、生地、灯心草一点也不苦。别小看灯心草这味药,看似普通,对于心火亢盛非常管用。 举个例子:我曾经治疗一个失眠的患者,切脉后发现患者左寸浮实,舌尖红绛,于是采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治疗,效果不错,治疗五天,患者睡觉质量大大改善。但没过几天,患者又上火、失眠了,患者认为汤剂太苦,不愿再服了,要求我提供一个不苦的、效果好的方法。思虑良久后,我告诉他用灯心草煮水当茶喝,效果非常好,患者很满意。后来遇到心火亢盛的小儿,尤其是心火亢盛、晚上哭闹的1岁以下的患儿,运用灯心草1~2克,煎水后,加少许白糖当饮料喝,患儿很容易接受,效果也很好。 (二)心阳不振的用药 心阳不振的患者具有畏寒肢冷、胸闷胸痛、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抵抗力差、经常感冒的特点。治疗时可以选用的药物有: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等。 心阳不振的患者,心脏没有火力,就好比冬天的太阳热量不足,人体就格外怕冷,经常手脚发凉,背心发冷,除了吃药外,通过食物保健也很有效。比如早上吃一碗肉桂粥,在稀饭中放上3g肉桂细粉(吃的时候加一些白糖调节口感),这样手脚发凉和背心发冷的症状会得到很好的改善,一整天都会很暖和。 (三)心阴虚的用药 患者以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为主要表现,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 治疗时需要补养阴血,可以选用的药物有:柏子仁、枣仁、丹参、麦冬、当归、阿胶等。别小看丹参这味药,俗话“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就是说丹参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还能养血,功效好比四物汤,对心阴不足非常有好处。 (四)心神失养的用药 心神失养的患者以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失眠多梦为主要表现。治疗时以养心安神、收摄心神为主,可以选用的药物有: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合欢花、酸枣仁、远志等。 (五)心气虚的用药 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或年老、病后体虚均可出现心气虚,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苍白,体倦乏力。 心气虚的病人,治疗时可以选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茯神、五味子、远志、炙甘草等。 (六)血脉瘀阻的用药 血脉瘀阻的病人以胸闷、心悸、嘴唇紫绀、舌质青紫为主要表现。对于血脉瘀阻的病人,治疗可以选用的药物有:丹参、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红景天等。 心脏的气血阴阳平衡了,面部自然神采奕奕,面部的斑也就慢慢消失,皱纹也会少一些,这就是“神”。对于学习中医的人,如果紧密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来学习中药,在临床时,就会胸有成竹,碰到面部长斑的病人,就知道从心入手,就不会告诉患者是内分泌失调了! 小肠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小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受盛”是指小肠相当于一个容器,受纳、盛装由胃转输过来的食糜。“化物”说的是小肠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能将食糜中的营养物质慢慢地消化吸收,产生食物精微,然后转输给脾脏,由脾来运化,输送到其他地方。食糜中的残渣,最终转输给大肠,转为粪便。由食糜到粪便的过程,也就是“变化出焉”。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象地概括小肠功能,那就是“承上启下”。 如果人体心火下移于小肠,或者通过经络由里及表传于小肠,就会出现心烦、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心草、瞿麦、赤小豆、苦参、小蓟、蒲黄、车前子等。 如果人体心、肾阳虚,则小肠就会有寒,其吸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对于经常小腹和脐周冷痛,稍稍进食生冷食物即腹痛腹泻的患者,温补肾阳即可解决问题。 常用的药物有:附子、小茴香、艾叶、高良姜等。 临床上单纯的小肠寒和小肠热较少见,大多数属于寒热错杂,其原因为心火亢盛、肾阳亏虚,心肾不交所致。用药时寒热搭配才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推荐书目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本书为学习中医的入门助学读物,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初学者使用。作者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正规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专业,已临床数载,颇有心得。作者并没有照搬目前中医高等教育的形式和顺序,也没有照搬中医教材中的内容,而是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临床经验,根据学习中医的一般规律,按照中医基础、中药、药方、病机、治法、医理、临床、医案的顺序介绍了中医药知识。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余浩、郑黎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用它洗一次头,清爽好几天,懒得洗头也能干
- 下一篇文章: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必备的中药分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