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考中药学一句话考点速记一
导语年中医执业(助理)考试备考大战已经拉开:医学教育网特整理中医执业(助理)考试汇总——中药学,以供考生参考。 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四气。 2.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升降浮沉。 3.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中药性能是:归经。 4.反映药物作用安全程度的中药性能是:有毒无毒。 5.甘味的药物能:缓急。 6.酸味的药物能:收敛。 7.辛味的药物能:发散。 8.咸味的药物能:软坚。 9.具有发散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辛味。 10.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酸味。 11.升浮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味辛、甘,性温、热。 12.沉降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味酸、苦、咸,性寒、凉。 13.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称为:相畏配伍。 14.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相杀配伍。 15.一种药物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减弱或消除,称为:相恶配伍。 16.两种药物合用,能够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相反配伍。 17.属于相使的是:黄芪与茯苓配伍。 18.属于相反的是:甘草与海藻配伍。 19.属于相恶的是:人参与莱菔子配伍。 20.属于相须的是:石膏与知母配伍。 21.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瓜蒌。 22.与黎芦相反的药物是:细辛。 23.十九畏中郁金畏:丁香。 24.十九畏中人参畏:五灵脂。 25.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 26.入汤剂宜布包煎的药物是:某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药物。 27.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芳香性药物。 28.入汤剂宜另行烊化的药物是:胶质的药物。 29.生姜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30.防风的功效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31.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32.紫苏的功效是:发表散寒,解鱼蟹毒。 33.防风、羌活均具有的功效是: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胜湿止痛。 34.麻黄、香薷均具有的功效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35.麻黄的功效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平喘利水。 36.羌活的功效是: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风胜湿。 37.治疗外感风寒之眉棱骨痛宜选用:白芷。 38.治疗外感风寒之巅顶头痛宜选用:藁本。 39.柴胡、升麻均具有的功效是:升举阳气。 40.柴胡、薄荷均具有的功效是:疏肝解郁。 41.蝉蜕的功效是:疏散风热,透疹。 42.升麻的功效是:清热解毒,透疹。 43.荆芥的功效是:解表,止血。 44.香薷的功效是:解表,化湿。 45.既能疏散风热,又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药物是:升麻、牛蒡子。 46.既能疏散风热,又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的药物是:升麻、柴胡。 47.具有祛风解表止血功效的药物是:荆芥。 48.具有祛风胜湿解痉功效的药物是:防风。 49.桑叶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50.薄荷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51.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功效的药物是:薄荷、蝉蜕、牛蒡子。 52.具有发散风热升阳功效的药物是:柴胡、葛根、升麻。 53.外感风寒湿邪,上半身肩臂痹痛者。宜选用:羌活。 54.外感风寒,眉棱骨痛者。宜选用:白芷。 55.风寒外束,肺气壅遏,咳嗽者。宜选用:麻黄。 56.外感风寒致表实无汗者。宜选用:麻黄。 57.夏季乘凉,外感风寒者。选用:香薷。 58.外感风寒,兼见胸闷不舒者。宜选用:紫苏。 59.风热郁肺,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宜选用:蝉蜕。 60.肝经风热,小儿惊风,夜啼者。宜选用:蝉蜕。 61.外感风热,项背强痛者。宜选用:葛根。 62.外感风热,目赤肿痛者。宜选用:菊花。 63.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者。选用:柴胡。 64.燥热伤肺,咳嗽者,宜选用:桑叶。 65.功能清热止呕,治疗胃热呕逆的药物是:芦根。 66.功能滋阴润燥,治疗阴虚肺燥咳嗽的药物是:知母。67.功能清热泻火,用于胃热牙龈肿痛的药物是:石膏。 68.功能泻火除烦,用于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的药物是:栀子。 69.功能清热燥湿又善清肺热的药物是:黄芩。 70.功能清热燥湿,又善清心胃实热的药物是:黄连。 71功能清热燥湿又善清肝胆火的药物是:龙胆草。 72.功能清热燥湿又善祛风杀虫的药物是:苦参。 73.功能退虚热,又可燥湿,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的药物是:黄柏。 74.功能退虚热,又可解毒,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的药物是:玄参。 75.功能退虚热,又可治疗肠痈腹痛的药物是:牡丹皮。 76.功能退虚热,又可治疗温病气分壮热烦渴的药物是:知母。 77.功能泻火除烦,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栀子。 78.功能上清心火,又能下利小便的药物是:淡竹叶。 79.功能滋肾阴,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知母。 80.功能清热生津,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天花粉。 81.用于治疗温热病气分证和胃热呕逆的药物是:芦根。 82.用于治疗温热病气分证和疮溃不敛的药物是:石膏。 83.用于治疗痰火郁结,瘰疬瘿瘤的药物是:夏枯草。 84.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的药物是:夏枯草。 85.主清肺与胃之火的药物是:石膏。 86.主清心与小肠之火的药物是:淡竹叶。 87.主清肝火的药物是:夏枯草。 88.通清三焦之火的药物是:栀子。 89.既能疏散风热,又可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痢疾的药物是:银花。 90.既能疏散风热,又可清热解毒。被誉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连翘。 91.既能疏散风热,又可平抑肝阳,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的药物是:菊花。 92.既能疏散风热,又可凉润肺燥,用于治疗燥热咳嗽的药物是:桑叶。 93.石膏具有的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94.栀子具有的功效是:泻火除烦,凉血解毒。 95.黄柏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96.龙胆草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肝火。 97.知母具有的功效是: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 98.黄连具有的功效是: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 99.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芦根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友情提示:本文内容互联网综合整理如有疑问请到医学教育网答疑板或者论坛进行提问。因内容根据往年考点整理,如有中间序号不连接,是不符合今年的考点的就会删除掉,特此提醒每位考生。 医师资格考试交流群号:(马上加入,7.1日起陆续更新实践技能考试真题) 福利后台私信回复『礼包』 即可免费获取考前精华模拟试题及医考精选资料。 ——名师叶冬讲技能4天迅速通关—— 点击进入年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前提高班(面授/直播) 医学教育网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考试报名、政策、考试时间、成绩等动态,分享考试复习经验、复习技巧、考试重点等信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免费课程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个传承500年历史的国家级宫廷女性私护
- 下一篇文章: 数据咳喘用药零售市场中成药逐年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