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7大症状,你中了几个这样调理
很多人体质偏寒,尤其是女性朋友。一到冬天,天气变凉,冷风一吹,胃就开始不舒服了,稍微喝点热水便会有所缓解,中医称之为脾胃虚寒。 什么是脾胃虚寒?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 哪些原因容易导致脾胃虚寒? 1.饮食不节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等。尤其是在外工作的上班族,经常在外面吃饭,饮食不规律,不爱吃早餐,很容易引起 2.忧思过度 现在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精神压力比较大,忧思过度,很容易损伤脾胃。 3.脾胃气虚 脾胃气虚,气不化阳而生寒,寒气浸淫,以此演变为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有哪些症状? 1.舌苔白厚 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出现明显齿痕,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 2.食欲下降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若是脾胃虚寒,则易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食欲下降。 3.胃痛 胃虚寒证,天气变冷或者是吃了寒冷的东西就会觉得胃疼,得热疼痛则减,肚子饿了也会觉得胃痛,吃点东西就会好一点,泛吐清水。 4.面色萎黄 脾一旦有毛病,人吃进去的饭、喝进去的水,就不能正常运化,无法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于是血液减少了,其结果就是脸色变白变黄。 5.四肢不温,怕冷 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脾胃虚寒者,四肢不温,手脚发凉,而且非常怕冷 6.腹胀、腹痛 脾虚寒证,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 7.大便溏薄(腹泻) 脾胃虚寒者,大便清稀,无臭味,每次总有排不尽的感觉,一次过后很快又要去第二次,严重者往往连续不断。 8.月经不调、痛经 女性脾胃虚寒的常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量多质稀。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1.高良姜粥 原料: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 功效:温中散寒。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2.丁香肉桂红糖茶 原料:丁香、肉桂各6g,红糖12g。 做法: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入红糖。 功效:适用于感寒腹痛。 3.橘皮鲫鱼汤 原料:鲫鱼g,生姜30g,橘皮10g,胡椒1g,葱白15g,盐2g,味精1g 做法: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入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 功效:适用于感寒后胃部疼痛。 4.猪肚粥 原料: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g,丁香、肉桂、茴香适量。 做法:将猪肚、丁香、肉桂、茴香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葱、姜、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适用于胃部疼痛。 5.胡椒猪肚汤 原料:猪肚、胡椒、肉桂、白术、葱头、食盐。 做法: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入猪肚中,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至猪肚烂熟,空腹吃猪肚,饮汤。 功效:温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 6.大麦羊肉汤 原料:大麦仁50克,草果1颗,羊肉克,盐、味精各3克,料酒10毫升。 做法:将淘净的大麦仁放铝锅内,加水煮粥倒出备用;再把洗净的羊肉、草果放锅内加水煎熬至肉熟;捞出羊肉、草果,倒入麦仁粥,和匀,文火炖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块的羊肉,调入食盐,温热食。 功效:本方暖胃除胀,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胀痛症。 当然,除了饮食调理外,还可以辅以足疗、艾灸。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乳房上有一个宝穴,它是女性的抗癌穴、长寿穴、快乐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jj/9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克罗地亚大使夫人世界上有l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