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天气寒冷,在家用热水泡泡脚本是一件有益健康、惬意的事情。近日,汉口一位市民却在泡脚时突发脑血管动脉瘤破裂后死亡。专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者用热水泡脚要谨慎,尤其是在使用中药泡脚时,非人人适合,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

  

泡一刻钟左右最适合泡脚水温不宜高

  近日,据媒体报道,湖北汉口一位市民刘女士,在用热水泡脚过程中突然晕倒。紧急送医后发现刘女士突发头部脑血管动脉瘤破裂,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近日,凤凰网健康频道做了一个关于热水泡脚的网络调查。截止至昨日下午5点20分,在个参与调查的网友中,冬季经常泡脚的占85.04%;80.36%的网友表示不知道有些人是不适合泡脚的。

  “热水泡脚是传统中医传承下来的,确有养生保健作用。我也主张市民冬季适当用热水泡脚、驱寒,这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心脏三科主任严俊儒说。

  严俊儒表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泡脚时需谨慎,要辨清自己的身体情况。“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情绪都平稳的情况下,泡脚是没问题的。”

  怎样判断自己血压是否平稳?严俊儒进一步解释说,可以通过血压计监测,一般60岁的老年患者不能超过/80mmHg,同时,没有出现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

  “心脑血管病患者泡脚时需注意,要在排除冠心病、心梗、心衰等情况下进行。”严俊儒说,自己曾临床接诊过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患者,泡脚时因水温高且泡的时间过长,致双脚血管过度扩张,脑部供血受到影响,最后发生了脑血管意外。他表示,心脑血管病患者泡脚时,水温最好在40℃左右,时间15分钟为宜。

  

最好选在睡前进行中药泡脚一周2~3次即可

  除了简单的热水泡脚外,很多市民还会在泡脚时添加一些中草药。中医科护士傅燕红表示,冬天使用中药泡脚与热水泡脚不同,中药泡脚不需要每天进行,一周2~3次即可,其余时间更推荐用普通热水泡脚。

  中药泡脚也并非人人适宜。傅燕红解释说,中药泡脚与内服中药剂相似,中药的寒热属性不同,市民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选择。如常用的生姜、艾叶、红花、桑枝,当归等温补中药,适合气血两虚、手脚冰凉、怕冻、易长冻疮的人群,但不适合发烧、咳黄痰、面颊泛红、喉咙痛、口干等阴虚体质者。

  “除了选对中药,泡脚最好使用高且深的桶。秋冬季常出现膝关节不适的人,可以先把双腿架放在桶口,盖上毛巾,利用沸水的水蒸气熏蒸双膝盖窝,待水温降至40℃再进行泡脚。泡脚时可以用双手按摩踝关节内侧和外侧位置的照海穴、申脉穴,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傅燕红说,因为脚掌经穴丰富,在泡脚时,全身气血运行,足部暖和,人的肩背位置特别容易出汗,所以要注意避免因为大量出汗而受凉。她建议,泡脚时间最好选在睡前,泡脚后要及时对脚部保暖,穿上袜子,也可趁着双脚暖时用力按压脚底的涌泉穴。

  

相关链接中药泡脚方

  手脚冰凉、怕冻、易长冻疮者:干姜、艾叶、红花、桑枝,还可加入北芪、当归。

  失眠、精神紧张、压力大者:五味子、酸枣仁、远志。

  脚部有癣症、湿疹者:地肤子、苦参、皂角、蛇床子。

  高血压者:川弓、钩藤、侧柏叶、吴茱萸。

  医生建议:先将中药煎煮,一般先用大火,水烧开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倒到泡脚桶即可。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俊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