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视界》——探索农业新视野,发现种植新商机与众多“参”类产品相比,苦参以其独特的市场表现脱颖而出。在年5月上旬,各药材市场上的苦参统片公斤价稳定在22至23元之间,价格亲民。考虑到苦参每亩可产干品至公斤,且生长周期长达2至3年,这样的收益分摊下来,每亩每年的产出不足元。虽然与高价位药市相比,这一收入显得并不突出,但也正是这种相对较低的收益,为苦参种植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我家种植的6亩苦参,预计能卖出多元。”在年3月25日,安徽亳州华佗镇大吴村的刘庄药农王杰分享道。他家的苦参长势喜人,在收获前就已与药材收购商商定了价格。收购商在地头称重后,便直接将苦参拉走。

“今年的苦参收成非常不错,总收成面积超过亩,每株苦参的平均重量都在2斤左右,小的也有四五两、五六两,平均每亩的效益预计能达到2万元左右。苦参切片的直径超过0.8厘米的,就能卖到2万元一吨,而那些剩余的须子也能达到这个价格。可以说,苦参全身都是宝。”在年11月12日“宝清融媒”的报道中,我们得知黑龙江省宝清县朝阳镇的德泽园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潘炳玉,对其近千亩的苦参种植面积充满信心。苦参,这种以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入药的草本植物,在春、秋两季被采挖,经过洗净和干燥处理后,成为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的中药材。

尽管在年家种试验成功之前,苦参主要以野生品流通为主,但自年后,国内各地开始规模化种植苦参。然而,由于行情并不理想,产区种植面积在年出现大幅调减。当年鲜货价格维持在1.8—2元/公斤的水平,对于包地大户而言,亏损明显,更别提种植利润了。年苦参市场行情虽有所回升,但相较于其他药材,其价格涨幅仍不足以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鉴于苦参的生长周期为三年,且从产区种植情况来看,至年的产能仍将持续处于较低水平,生产恢复乏力。

近期各产区反馈信息显示,货源紧张,多数货源被安国、亳州等外地商贩抢购,并集中于少数商家手中。据长期从事苦参经营的大户反映,当前库存较往年显著减少,每年新货上市前,往往需用陈货库存来补充市场缺口。目前各地库存总量不足一万吨,即当前库存难以满足未来一年的市场需求。按照中药材市场的运行规律,苦参在经历多年低价后,其价格已经无法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显示出其价格低于实际价值的特性。因此,当前行情的多次回升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考虑到未来产能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苦参的市场行情有望持续攀升。

苦参种子的播种产量高,且生长出的根系独根,分茬较少。其种植方法与种植大豆、黑豆、黄豆和碗豆相似,涉及到株距、行距、播种深度以及整地和管理等多个环节。通常,苦参的种植期从4月初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

目前,苦参种子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以每亩使用4—5公斤种子,每公斤种子价格40元计算,每亩的种子成本最多仅为元。在苦参的2至3年生长周期内,其种植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种子收益方面,苦参种植的第二年,每亩可收获苦参种子约公斤,这些种子被称为苦参实,市场价格在10至12元/公斤之间,因此每亩的种子收益可达到0多元。其次,中药材销售方面,在良好的土地上种植的苦参,第二年便可进行采收;若土地条件稍差,则需三年才能采收。每亩可采挖出至公斤的根茎干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亩的中药材销售收入约为1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yf/1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