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4121.html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明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10)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斤

右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狐惑这个病,现在看来就是白塞氏病,以口腔,前后阴粘膜损伤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状如伤寒”,这个病从中医看来是蚀疮,也会酝脓,初期会有类似外感的症状。因为这是消化道的湿热,人就有些坐立不安的表现,“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这些症状都是湿热闹的。在咽喉部位发病的就叫做惑,在前后二阴发病的就叫做狐。因为消化系统有湿热,人就不爱吃东西,甚至不爱闻食物的味道。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注家看法不一,有的说是面部颜色变化不定,有的说这是蚀疮包括酝脓过程中,脸色会有不同。

“蚀于上部则声喝”,在咽喉部位的蚀疮,引起声音上的嘶哑,治疗呢使用甘草泻心汤。为什么用甘草泻心汤呢,它可以去除消化系统的湿热,去除了湿热,湿热不上攻了,咽喉的疾病就好了。其他去湿热的方子怎么样呢,没人实验过,总之甘草泻心汤就是个特效药,估计咽喉的粘膜与胃肠的粘膜接近,所以效果好。据胡希恕先生看法,这个药对口腔溃疡效果很好。

蚀于阴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11)

苦参汤方

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目三服。

前阴这个地方有蚀疮,热通过消化道影响了咽部,所以咽干。治疗用苦参汤来洗。这个苦参,苦寒,燥湿杀虫,一般认为比黄连的效果要好,也能治疗热性的痢疾,不过太苦了,比黄连还难吃,所以一般作为外用药来作为洗剂。苦参,蛇床子之类经常作为妇科的清洗剂方子里。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12)

雄黄熏方

雄黄

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脉经》云:病人或从呼吸上蚀其咽,或从下焦蚀其肛,阴蚀上为惑,蚀下为狐,狐惑病者,猪苓字散主之)

肛门这个地方有蚀疮,用雄黄加热来熏。雄黄这个药有毒,现在国家管控,很难找到了,内服也可以,端午节有喝雄黄酒的传统,剂量要非常小。不过能够杀毒,估计与它的毒性有关,外用可以杀菌消毒排脓。不过这里雄黄是用加热的方法,根据现代化学知识,雄黄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砒霜,所以这个可能起作用的是砒霜。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13)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病人脉数,有些发烦,这是有热,可是却没有明显发烧症候,这个热在阴血,所以外症不明显,“默默但欲卧”,伤了血,情致上也有些改变,也不想动。

“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白塞氏病可以有眼睛的发炎症状,这个时候眼角发炎,酝脓期,所以眼睛变红了,到了七八日,眼角变黑,说明已经化脓了。酝脓期有热,但不是胃中有热,人不爱吃东西,成脓了,人就能吃了。治疗用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去湿热,排脓。当归活血养血,化脓,血分有损伤,又要通过活血促进排脓,所以用当归。赤小豆当归散是个通用的排脓方子,后面治疗肠痈的化脓,也用这个方子。赤小豆发芽,一般认为有生发之气,有利于排脓。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14)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15)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雄黄半两(研)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阴阳毒是一种病,有两种不同的症候表现,治法也不同,阳毒的症候在体表比较明显。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阳毒这个病,脸上类似彩色的花纹,说明里面有热,蒸腾于面部,“咽喉痛”,说明咽喉部热毒拥塞,“唾脓血”,说明咽喉部位化脓也伤了血分。“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这个病发病急迫,很快就会死人。治疗用升麻鳖甲汤,升麻清热解毒,当归与鳖甲用来活血,面部有热,说明里热有散发的趋势,用蜀椒发汗,雄黄用来解毒排脓。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阴毒呢,面色是青色的,身上疼就像用棍棒打过,说明没有里热,但是血液循环不好,有血淤的问题,所以还是使用当归与鳖甲,蜀椒就不用了。咽喉痛,还是用升麻解毒,因为没有吐脓血的问题,所以不用雄黄。

注意下面的煎服法,老小再服,说明这个是很强的传染病,有预防的意义。取汗,有促进人体体液排出,从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的意思,从症状看,除了解毒,血淤问题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升麻鳖甲汤最明确的应用,记载在易巨荪先生所著之《集思医案》,用于清代广州甲午鼠疫流行的治疗,医案较为丰富。

附:阴阳毒探讨

从温病角度看:

1.阳毒属于气分热盛,腐败血肉。同时营分时间很短,马上进入到血分的淤血阶段。相对而言气分与血分并重,与一般温病差异较大。

.阴毒则似乎卫分、气分与营分都不明显,很快进入血分。

最终淤血引起全身血液凝滞是死亡的原因。

参考现代医学,阳毒与败血症有类似之处,以下内容摘自百度“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细菌被人体防御机能所清除,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时则称为菌血症。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致病菌通常指细菌,也可为真菌、分枝杆菌等。临床表现一般为急性起病、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以及皮疹、关节肿痛、肝脾肿大和精神、神志改变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称之为重型败血症。病情进一步加重后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yf/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