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池水草种植
一水草种类 河蟹养殖中可供选择的水草品种较多,但主要以苦草为主,其它还有如轮叶黑藻(高淳为多)、伊乐藻、金鱼藻、微齿眼子菜、水花生等,这些水草各有优点和缺点,应充分把握其特性,管理好蟹池水草。 二水草的合理搭配 蟹池水草种植不能过于单一,至少2种以上,目前养蟹区域水草种植有以下几种模式:伊乐藻为主,搭配种植些苦草、轮叶黑藻,河蟹放养密度大,产量高,养成蟹规格差异大;伊乐藻为主,搭配种植些黄丝草、苦草,河蟹放养密度大,产量较高,养成蟹规格小;苦草为主,搭配种植些伊乐藻,河蟹放养密度低,产量一般,养成蟹规格较大。根据以上几种情况对比,要养殖高产量、大规格蟹,池塘种植的水草应以伊乐藻为主,搭配种植些苦草、轮叶黑藻、黄丝草。伊乐藻有利有弊,我们加强对伊乐藻的管理,种植伊乐藻时,要保持颗距0.5米,行距2米以上,中间空隙种植轮叶黑藻、苦草及黄丝草等,若伊乐藻生长缓慢时,及时使用“草根壮”,若伊乐藻旺发过密时,及时稀疏水草(拉草沟、拉草洞、割草头),保持水草间水流能畅通。有很多养殖户的亏损与伊乐藻种植过密,中期管理跟不上有关。 三水草的日常管理与养护 蟹池的水草生长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水体透明度、水中重金属盐、水中营养盐、竞争性植物以及使用的药物等。以下为养殖过程中水草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水草老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由于水体中肥料营养供应不足,水质不清爽,造成污物附着水草,叶子发黄,上面有泥漫,草头贴于水面上经太阳暴晒,从而停止生长,严重的出现水草(主要是伊乐藻)下沉、腐烂,败坏水质、底质。对于以上老化的水草要进行“打头”或“割头”处理,最好在3-5月份用镰刀割两次较好,这样水草维持的时间会长一些。全池泼洒“草根壮”护草,护根。 2.水草过密、疯长水草过密可开“草沟”,一般每6-8米打一宽2米的通道,保持水体的流通,有利于河蟹的行动、觅食,增加河蟹的活动空间。处理水草后,采用“底如意”,除腥臭水质和底泥。 3.草上脏污多(俗称“泥漫”) (1)由刚毛藻过多引起的水草脏. 第一天先杀死刚毛藻用“青苔分解素”,第二天用“生物分解底改”去除草脏。 (2)水脏引起的水草挂脏。 第一天用“高铁底改”一袋3亩。第二天“草根壮”一袋3亩 4.水草根部腐烂 蟹池中的伊乐藻密度较高,透光性和通气性极差,就会发生烂根现象。此情况要注意开“草沟”,捞除过密的草。第一天上午用“底改解毒片”清除底部黑臭底泥,下午用“草根壮+救草丹”,我们建议一定要将浮起来的伊乐藻捞掉,保留其它种类的草,否则螃蟹易发病。 5.草虫(枝角类、桡足类等) 池塘水草上和水草周围出现的枝角类、桡足类以及原生虫,可以为河蟹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而很多养殖户常用药物误将其杀灭,使用的药物对河蟹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采用生态方法,充分利用这些优质饵料。草虫较多时可用“水蛛净”适当杀灭。 6.河蟹夹草 若河蟹大量夹草,那是河蟹饵料投喂不足或者河蟹开始发病的征兆,使用“噬菌清”一组4亩防治发病,第三天用“强效底速康”一包4亩分解死藻。 蟹池投放螺蛳(分三次投放) (l)放苗后,3月份前后投放螺蛳-斤/亩,量不宜太大。投放螺蛳量大会导致水肥不起来,青苔疯长。 (2)6月份前后,投放螺蛳-斤/亩,在环型沟里少放,尽量放在蟹池中间的板田上。 (3)8月初放养螺蛳-斤/亩,可净化水质,控制蓝藻生长,保证河蟹养殖全过程都有螺蛳。 防治要点保草保水质 (1)此时池塘浑水,主要是由细菌和肥水不到位引起,建议使用噬菌清,再用多藻肥水宝肥水即可。 (2)浑水比较严重时,使用净水解毒宝净水后,再用多藻肥水宝肥水即可。 (3)水草生长不好,萎缩时,使用“救草丹”和“草根壮”。 (4)草叶上有脏污时,应分清情况使用不同方案。 (5)本月河蟹有1次壳,要全池泼洒“高能多维+葡糖酸钙”。 交流请扫描下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zz/7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赵雅芝代言抑菌凝胶洁净宝使用方法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