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院活动药学院优秀人物采访沈
药学院优秀人物采访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唐星教授 ////////////////////// 大家都知道药剂学是我校的王牌专业,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药剂学专业著名教授唐星教授,下面就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著名的教授。 唐星 个人简介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药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南京军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带教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①药物靶向传递系统及纳米制剂研究,②缓控释制剂研究,③难溶药物前处理,④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等四大方向。 个人成就(部分) 近年来共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课题19项,省市级课题8项 提交了70项专利申请,获发明专利授权49项,包括1项PCT专利,其中第一发明人专利授权32项 “茶碱沙丁胺醇缓释片”等11项开发课题已获新药证书 “多西他赛脂质微球注射液”等25项课题获得临床批件。面向企业技术服务项目69项,合作开发项目27项。累计科研到款万元 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一次,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三次 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四次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载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受邀进行大会报告20余次 采访问题 Q 随着当今药剂学科的进步发展,生物甚至分子水平的药剂学研究似乎成为了科研院所的宠儿,然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大多数却为工业药剂学方面的人才,您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个矛盾呢? 唐星教授: 关于生物及分子水平的药剂学和工业药剂学研究,前者是基础研究,是为未来提供方向的,仅仅是用于研究,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对于眼下的问题及本科教育的关键,还是要抓好工业药剂学的研究,这也是我们学校排于全国第一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的工业药剂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而且工业药剂学所需要的理论都是从生物及分子药剂学中转移过来的,这些基础研究会渗透到工业药剂学的研究中去。比如,我们做的微球类制剂,许多长效注射剂都应用了微球微囊的理论再通过工业化生产应用于病人,比如帕利哌酮、抑那通这些国际上上市的著名的长效制剂都是在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发展方向就迷失了。把一个理论通过工业技术转换成产品,那就是工业药剂学的作用。许多理论很多年前就出现了,但是为什么没有产品出来呢,是工业技术不过关。比如说,虽然我们理论上可以做出脂质体,但无法控制无菌条件,那还是不成功。在工业药剂学上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细节上的问题,这一个又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克服了,理论才能转化为实际产品。对于我们药科大学的学生来说,秉承我们学校的特色,工业药剂学是优先发展的学科,而生物和分子药剂学是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融积来的,比如说药物化学、生物学、病理学这些学科。比如现在有很多学生在研究基于微环境的肿瘤靶向,这个要应用于人,至少还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常规的胶束能够解决溶剂把药渗入进去,马上就用于人,而且很快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比如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很快就替代了原有的紫杉醇,这些都是通过理论指导,产生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产品。 Q 您认为药剂这门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唐星教授: 我认为药剂学的就业前景应该优于所有专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等,个人发展机会特别大,真正能有一个产品或一个发明能带来经济的话,那就是药剂学。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个药叫cpx,是几个年轻人在车库里创办的小公司美国celator制药研制,最终被爱尔兰生物制药公司爵士制药(jazz)以15亿美金收购,做任何电子、陶瓷等等,虽然规模很大,但也做不到一个成果能值这么大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行业都进入到了飞跃式的过程了,但是制药行业和医疗行业永远是传统行业,任何的药要想进入市场,必须经过人体大量的实验,不能偷懒,不能预测,不能只通过计算和预测就直接用于人体,必须经过反复、细致的实验,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人,不像其他行业,很多东西可以被设备所代替。因此药剂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尤其是我们学校的药剂学专业,现在有很多企业三番五次到我们学校进行宣讲,就是需要我们学校药剂学的人才,因为药剂学不像其他专业,它是无可替代的。 Q 您怎样定位前沿科技与药物研究的关系,是积极参与探索还是待其有一定成熟度后再参与?譬如石墨烯在制剂中的应用。 唐星教授: 我个人认为,药用于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对于前沿性的东西,特别是一些目前我判断几乎不能用于人体的,比如石墨烯,在人身上用于药物载体的话,我基本上是等有一定成熟度之后才参与进行研究,而不是在刚开始就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去研究。因为我作为老师,学生要就业,如果拿这些东西去培养学生的话,学生的就业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应用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 Q 目前脂质体药物,上市的药物数量有限,您认为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呢?脂质体类注射剂,我国做相应仿制药的难点,您认为主要在哪里呢? 唐星教授: 适合的药很少。不见得造价很大而是获得的收益有限。比如说布洛芬注射液,溶液剂是优选剂型,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做脂质体。另外,制剂一旦复杂,那就必须要获得更大的收益我们才能去做这个制剂。磷脂大量引入体内也是有害的,假如说没有更大的收益,无端引入了这些磷脂,我们就不主张做脂质体。阿霉素做脂质体,是因为阿霉素毒性太大,虽然引入磷脂和脂质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使它毒性降低的更多,获益更大,获益大于风险。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个以美国FDA为标准的审评叫review,用于判断获益和风险来决定药物是否进入市场。脂质体为什么少,主要评价获益和风险。 而我国做相应仿制药的难点则是材料,就是辅料,我们辅料的纯度,辅料相应的质量稳定性还达不到国际上的要求,这就是我们的难点。现在制药设备和技术路线,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Q 请问现如今我国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如何解决改变剂型对药效和毒理作用的影响? 唐星教授: 中药缓释制剂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品种能归结为中药缓释,这个中药缓释就是我们学校何老师做的苦参素缓释片,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缓释是没有的,苦参素实际上已经过渡到化学药品了,但是审批时是按中药审批的,不能认为是中药。我们过去有很多中药缓释制剂,但那些制剂是基于临床,几千年的人的数据归纳出来的,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达不到现在意义上的缓释标准,现在我们要进行质控,但之前的中药缓释制剂没有质控,今后也很难。 我觉得解决改变剂型对药效和毒理作用的影响,这个现在的空间很大,比如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微球注射液,本来是注射液,改成实心的脂微球注射液,好处就是降低毒性,骨髓毒性显著下降。制剂在提高疗效上作用有限,但在降低毒性上空间很大,特别是我们最近几年研究的特殊的载体类制剂,聚合物胶束像PLA胶束,还比如NK这些都是国际上的新制剂,这些新制剂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毒性,提高耐受性。为什么都在研究肿瘤问题,因为肿瘤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办法,生物药在解决这个问题,抗体药也在解决这个问题,靶向药也在解决这个问题,新制剂也在解决这个问题,像刚提到的cpx就是靠制剂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Q 研究药物的时候常常体外释放研究的时候结果很好(可能与参比制剂一致),结果做到动物的体内实验的时候,发现结果和预期的相差很大,这个原因怎么说呢? 唐星教授: 这样的例子特别多,比如像DSF这种经典的戒酒药,在体外的活性非常好,大大优于紫杉醇,还有中药当中的蟾酥,其中的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它的活性竟然是紫杉醇的倍,但在体内效果很差,主要是人在经过几千年的生物进化后产生很多屏障,特别是对于抗肿瘤药物。肿瘤特别聪明,你杀死一个南霸天,小流氓就变成了南霸天,因为肿瘤很多,所以效果就不好。另外,很多药初期看效果很好,从某一个指标看效果很好,但总体一回顾效果就很差了。它并没有使生命期延长,也并没有对生活质量有多少改善,这都是人体内的复杂性造成的。但是体外研究是必须的,不能认为体外不能预测体内就放弃体外,这是不可能的。 Q 目前药剂学研究领域发文章的热点之一是多种新型纳米材料的设计,但能真正转化到临床的却寥寥无几,您认为研究各种新型的纳米载体的意义主要在哪呢?事实上目前研究新载体灌水的文章也是有的,您认为在这些研究中什么样的纳米载体的研究是真正有临床前景的呢? 唐星教授: 它主要是一个前瞻性研究,为将来提供一个可能性。而眼下想要转化,非常困难。首先就是材料,用于人的时候,它有很多法律障碍,法律上不允许。类似于石墨烯,纳米管,硅胶,介孔硅等等。如果说给你注射介孔硅,纳米碳,你敢吗?没有人敢,那么就说明这些材料在人们接受程度上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就像很多药,先有应用历史,再来进一步考虑作为药用材料。例如,把大豆油静脉注射,因为我们有口服肠道使用几千年的历史,肠内有使用,就能有机会进入肠外。而前人使用的经验都是用生命的代价支付的,大豆油静脉注射,最初死了很多人的,逐渐才摸索出合理的注射方法。前期研究只是一种可能,要现实转化还要很久,而且淘汰率很高。 我们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开发产品,二是培养学生,这个过程可能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是把学生培养了,他的思维,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就像经常听到外面的人来我们学校做学术报告,他们研究的东西其实很尖端,但是他确实没有用,我们给他提个问题:“你有没有一个实在的药呀。”他说,那没有。也就是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有很多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特别是用于人,法律问题反而更大。另外,进入临床实验时,有个前提是,这个人别无选择了才采用这种药,但这个人的生存期很短了,还没能观察到效果就没有了。所以进展就很缓慢。 灌水文章很多也很正常,有的是学生要毕业,有的是老师要业绩等等,不能说这些是灌水文章,我们就不去看他。文章的发表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开始是低水平的,而逐渐地过度到尖端的文章,那么这些文章和应用的关系,也是要通过看大量的文献来达到的,比如聚酯类材料,已经被用在医疗器械上了,也就是生物可接受了,那么它转化为药物载体机会就很大,法律(药品法)障碍就少。药品法的执行是要靠专家来下结论评定的,依据以往所使用的历史和多次提供的实验数据决定是不是审批。(个别情况下是一次两次提供的数据,比如罕见病,病例很少,可能只有一例,那么这一例病人的数据也视为有效数据) Q 药剂是否包括药剂新型材料,这些新型材料在未来可以有怎样的发展前景?作为即将选择发现方向的学生,选择这方面的研究是否有意义? 唐星教授: 药剂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新材料、新辅料、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是很有前景的,在人身上有使用历史的更有前景。 有意义,但是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可能难度比较大,因为我们的知识结构还不适合做纯辅料的研究,这个更多地偏向于化学,从化学角度来进行提纯、加工或者制造,我们学校以前有位教授叫张汝华教授,这位教授也是我们国家药剂学的鼻祖,已经去世了,他研究的有种辅料叫可预胶化淀粉,那是把淀粉进行改性了。这是我们学校最早做辅料研究的,在全国也很有名气。但作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在内,把这作为一个专业,可能空间小,知识结构不匹配。 Q 我们学校药剂专业怎样能够在高水平的基础上有更大的突破,您认为首要任务是什么 唐星教授: 我认为我们学校首要任务是抓紧尖端应用研究,在尖端应用研究过程中来获得高水平的科学探索。就像美国科学院有位院士叫罗伯特·朗格(RobertLanger)教授,他一生注册了上千个公司,他的学生都是全球知名学校的教授和大公司的CEO,他的文章有多篇,其中有很大部分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更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做尖端研发。就像刚刚我介绍的,BIND-,它就是RobertLanger先提出来的---前列腺靶向,虽然这个项目最终失败了,但是这个概念和理念却引诱后来人继续把它搞下去,而且我认为这个项目不会失败,这个项目失败的原因是选的适应症不合适,可以选择新的适应症重新进行研究。 Q 对于招收的研究生,您更青睐有哪种能力的学生呢? 唐星教授: 我更青睐于智商比较高,数理化学得好的,善于理解的。因为理解很重要,只有理解了,才能改进提高,如果只是照搬的,简单仿制的,就不能提高。有句古话叫: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Q 我校的药剂一直是王牌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您认为我校有什么优势呢? 唐星教授: 我们学校主要的优势:一是,我们的研究队伍全国第一,全球前列。整个药剂学研究队伍,所有研究生和老师加起来,总共有多人。药剂学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所以我们研究的方向非常齐全,从最简单的制剂到最尖端的制剂都有大量的人在研究。二是,我们不断面对生产第一线,和企业的联系很密切。所以在实践中也解决了许多理论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让我们的优势变得很明显。像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他们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理论和实践并重,他们都偏向于理论研究,而实际应用就比较少了,少的原因是他们的研究规模太小。 Q 在您这么多年的实验研究中,有没有发生过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唐星教授: 从我做实验研究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有意思的事非常非常多。比如说最早的时候,我第一个开发的产品叫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那时候我刚从沈药毕业留校当老师,那个产品是给一个老区开发的,我就说服学校没有收取他们费用,这个产品就使那一个企业成为当时最大的企业,兼并了那个地区大多数的企业,这就是这一个产品产生的力量。当时我就认为技术是无价的,有技术能力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还有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事就是,离开年轻人不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这个记忆力不是太好,但年轻人记忆力好,就比如在跟外国人打官司的时候,我就不记得我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我就去问我们的学生,为什们这么明显有缺陷的事情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呢?学生说,没有啊,这个问题我们有亲自给他发过电子邮件,他亲笔签字确认的,怎么能不认账呢。他马上就能拿出来确认的东西,可我就不记得这个事情,等外国人看到亲笔签名也无话可说了。 Q 请问唐老师当初为什么选择从事药剂学的研究呢?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的想法么? 唐星教授: 我的选择是自然选择,我们那个年代没有人主动选择,都是报考的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进到这个学校就认定了干这个事情,其他事情就不干了。就像清华大学的薛校长一样,他做这个工作,就会一直干下去。我认为,兴趣、爱好、职业必须一致,才能有结果,即使没有这个兴趣爱好,也要去培养自己这个兴趣爱好,只有兴趣、爱好、谋生手段高度一致,方能有机会。 唐星教授 想对大家说的话 + 希望大家不要辜负这四年,不要去做一些无谓的兼职,这样会破坏大家的知识结构,正如刚才所说要使兴趣、爱好、谋生手段高度一致,这样才会对你未来的前景有好处。还有就是希望大家不要逃课,要从大一开始就步步跟上,不要将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到最后无法解决。 图片唐星教授 文字林世翼宋嘉欣 排版李沛蓉 校对张钟方王子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2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年前为何判处国家药监局局长死刑附判
- 下一篇文章: 千金唯爱草本抑菌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