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

性寒,味苦。肾经;膀胱;大肠经。

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

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

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黄柏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如配苍术、牛膝,黄柏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生地、竹叶、木通,黄柏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黄柏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于带下阴肿。黄柏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

1、用于治疗“湿热”下注而成的足痿(大致相同于感染性周围神经炎、脊髓神经根炎等),下肢瘫痪麻木,有心胸烦热,口燥咽干,大便燥结等症状者,以黄柏配苍术清湿热,即二妙散,再加牛膝名三妙散,效果更好,可以此为基本方,再随症加用适当药物。

2、用于治疗热痢。可单用,或配白头翁、秦皮。

3、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全身发黄、发热,有头汗)。可配栀子,方如栀子柏皮汤,但常要加配其它清热燥湿药。

4、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潮热骨蒸。可配知母以泻肾火,方如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

5、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黄浊白带。可配芡实、白果等,方如易黄汤。

6、用于治疗皮肤湿热(疮疖、湿疹等)。可配苦参、荆芥、苏叶等内服兼外洗,或湿敷。也可用黄柏粉3g,配青黛粉3g、石膏粉30g,用麻油调搽湿疹。

用量:内服3~12g,外用适量。

附:黄柏、黄芩、黄连三者功用大同小异,且常互相配合同用。其区别是:黄芩善泻肺火(治肺热咳嗽),黄连善泻胃火(消痞止呕),黄柏善治下部湿热(治脚气足痿)。

三妙散《医学正宗》:黄柏9g、苍术9g、牛膝9g,研末内服,或入汤剂配合其它药。

栀子柏皮汤《伤寒论》:栀子6g、黄柏6g、甘草3g,水煎服。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黄柏12g、知母12g、熟地18g、龟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猪脊髓更好)。

易黄汤《衷中参西录》:黄柏6g、白果12g(打)、芡实15g、车前子6g(布包),水煎服。

黄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如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黄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