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讲堂麦门冬
提示:点击上方"医聊茶缘"↑免费订阅本刊 提示:点击上方"医聊茶缘"↑免费订阅本刊 麦门冬(Ophiopogonjaponicus)简称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寸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常以干燥块根入药。麦冬多糖是麦冬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不同产地的麦冬中多糖的组成及其含量也存在差异。麦冬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自古以来为药食兼用,它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已被我国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所证实。古医书中对麦冬的功效有很多记载,如《本草汇言》中有言: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可为清心润肺之药。 中药简述别名:麦冬、寸冬、沿阶草、书带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归经:归肺经;心经;胃经。功效: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 主治: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用法用量: 煎服:2~4钱;或入丸,散。 采收储藏:主产浙江、四川。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杭麦冬;四川于栽培第二年清明后采挖,称川麦冬。野麦冬多在清明后挖取,习称土麦冬。 炮制方法: 1、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2、朱麦冬:取去心麦冬,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麦冬外面匀被朱砂为度,职出,晾干。(每麦门冬10斤,用朱砂3两)3、陶弘景:(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用之汤泽,抽去心,不尔,令人烦。4、《纲目》:麦门冬,凡入汤液,以滚水润湿,少顷,抽去心,或以瓦焙软,乘热去心;若入丸散,须瓦焙热,即于风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损药力,或以汤浸捣膏和药亦可,滋补药以酒浸擂之。 用药禁忌1、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2、《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囊。3、《药性论》:恶苦芺。畏木耳。4、《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临床应用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2、治疗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4、治疗慢性胃炎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5、治疗糖尿病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7、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把蛋倒进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放味精调味,铺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麦门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药清热解毒黄柏
- 下一篇文章: 世界上难找的民间偏方,分享到圈子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