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融媒体中心●伊川新闻●

“苦口良药”,说的是要想疾病好的快,就不要怕入口的苦药。然而在伊川县平等乡张奇庄村,偏偏是苦药给人们带来了致富的甜蜜生活。

“党参拔掉穷根子,苦参种出甜日子。”张奇庄村群众深有体会。事实上,张奇庄村不只是单纯种植党参、苦参,还有瓜蒌、前胡等多种中药材,形成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近日,伊川电视台、县融媒体中心《乡村振兴正当时》栏目组,来到张奇庄村田间地头探访这里的中药种植产业。

“咱这是清早6点干到10点,下午是3点到这7点,这上年纪人在这锄锄地、薅薅草、割割药种,今年的天老是旱,药材今年到两年就该出了。”在村民田卷民的党参地,正在劳作的田红栓说。记者放眼望去,党参地里还有10几个村民正在锄草松土。他们早出晚归,辛勤耕作,盼望有个好收成,能够彻底拔掉穷根,换来甜蜜的生活。

近年来,伊川县平等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构建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中药材特色种植”战略,在发展规划中把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利益共享的多赢格局,全面推进乡村经济振兴,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为稳定群众脱贫成果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奇庄村地理位置偏僻,耕地以低产旱坡地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等传统小杂粮,农业经济落后。近年来,该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围绕“产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目标,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流转土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村民田卷民过去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养过猪、养过鸡、养过海狸鼠,但都没成功。他也种过中药材,由于当时种植的面积小,缺乏技术,不懂管理,最后也没挣到钱,年田卷民被认定为村里的贫困户。在县、乡、村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年,田卷民流转土地50亩,种植苦参、丹参、射干、前胡、瓜蒌等中药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辛勤耕耘,他种的中药材全部卖出,还清了多年的债务,成功脱贫摘帽,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破烂的房屋翻新扩建成了气派的“小洋楼”。

富裕起来的田卷民认准了药材种植这条路,他又流转土地多亩,带领更多村民种植中药材县乡两级和相关职能部门也不断给张奇庄村中药材种植产业提供支持,今年天气干旱,影响到药材的生长。县水利部门在下乡检查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时,专门为此立项目,拨资金,为药材基地打了一眼机井。眼下机井房正在搭建,配套设施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咱张奇庄村来根据上级这一村一品发展这中药材种植,咱村基本上都是种的中药材,今年天老旱,有的药材出不来,县政府知道这种情况以后,县委县政府、乡政府给咱拨了一眼井,两月时间这都打成了,基础配套设施一安成,这就可以浇地了。”

说到政府如何支持,张奇庄村支部书记田胜伟说出了大实话。

凭着几年打拼摸索的经验,加上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田卷民信心百倍,决心大干一场。“我种中药材,县乡村上级领导对我特别支持,我是越干越想干,不分这黑地白日,清早起五更,晚上打黄昏,越干越想。下一步我想办个农业合作社,深加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带动俺村更多的群众、统一致富。”

在张奇庄村党支部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分头包干,在全村流转出田地0多亩,全部种上了中药材。原来种小麦、玉米,每亩收入在元左右。现在种党参,瓜蒌等,一亩地的收入在元以上,村里还成立了3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为种植户与市场牵线搭桥,村民中年收入最高的超过10万元。

“我们张奇庄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流转土地0多亩,种植药村瓜蒌苦参、射干十多种中药材,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集体的合作模式。下一步我们将办一个瓜蒌节来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群众参与药材种植,共同富裕。”田胜伟话语不多,但却道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初衷。(记者谷红艳李德伟李战国)

往期精彩回顾

我和我的祖国mv

洛阳伊川:伊阙儿女倾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为祖国祝福

伊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城建成区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普及读本

《书香伊川·华美绽放》伊川县广播电视台伊川县融媒体中心提示您明后天气

10日   23℃~31℃   多云转晴   东风微风

11日   22℃~31℃   多云转晴   东北风微风

伊川新闻

伊川县广播电视台伊川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发布官方平台

总监制 郭明杰 监 制 葛高远

编 审 周中强 制 作 方伊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