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病专科秘方集
筋骨止痛酒 方剂:生川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8克 将前3味研细用50%酒精毫升泡起候用,冰片另用毫升50%的酒精泡,待冰片完全溶化后与前泡的药液和均,备用。 用法:用棉球蘸药液擦患处,每天2-3次 功用:驱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颈,腰椎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节炎疼痛。 注:不可内服,皮肤有破损及妊妇禁用。临床多年应用疗效可靠。 黑膏药 主治:跌打损伤肿痛或者伴有淤血者。 配方:栀子30克,大黄20克,木鳖子10克,麻黄10克,半夏10克,南星10克,樟脑10克,麻油克,樟丹克。常规熬制成膏,贴敷患处,12小时内消肿,,几分钟就止痛 新型膏药制作方法 处方: 1:麻黄45稀签草50海风藤50羌活50桂枝35生马钱子30田七10生龙骨15炮甲15白附子30乳香20没药20筚拨30山萘20独活20玄参25当归40荆芥35双花30川椒40干姜45急性子30木瓜45川芎40牛膝50杜仲50生川乌40生草乌40生南星40生半夏40牙皂50云南一枝篙50 2:公丁香血竭各12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制法:将处方1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事项: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北京中医药培训学校的膏药方, 痛速去膏: 功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痛经,胃痛以及功能障碍。 生马钱子20g三七粉12g血竭20g洋金花15g乳香10g没药10g土元12g肉桂20g元胡15g丹参18g川牛膝15g生甲片25g五灵脂20g川楝子20g徐长青20g桃仁15g山芋肉20g生川乌18g生草乌18g生麻黄18g金毛狗脊20g水蛭15g全虫12g干姜12g生南星20g红花20g威灵仙20g桂枝12g川椒10g 生大黄18g泄叶15g狗骨30g赤芍20g生姜10g葱白10g韭白10g蒜头10g鲜桑枝15g鲜柳枝15g鲜槐枝15g鲜仓耳草15g鲜石菖蒲15g胡椒10g明矾10g樟脑10g冰片10g 麻油熬,黄丹收。 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药物分类浸泡 1,生马钱子,丹参,川牛膝,生甲片,川楝子,山芋肉,生川乌,生草乌,水蛭,全虫,干姜,金毛狗脊,生南星,土元,威灵仙,狗骨,赤芍,胡椒,川椒,为第一组。 2,洋金花,肉桂,元胡,桃仁,生麻黄,红花,透过草,生大黄,泻叶,桂枝,为第二组。 3,三七粉,乳香,没药,明矾,为第三组。 4,血竭,樟脑,冰片,为第四组。 5,生姜,葱白,蒜头,韭白,鲜桑枝,鲜柳枝,鲜槐枝,鲜仓耳草,鲜石菖蒲为第五组。 第1,2,5组药物分开浸泡,以麻油淹没为度,以上药物共用麻油0g。夏天泡7天,冬季泡14天。 第3,4组药物分别粉碎备用。 第二步,炸药。 第一组药物先炸,小火慢炸油温不能超过度,等药物炸到黄色放入第二组药物和第五组药物,不断翻动药物,炸至深褐色时捞取,并冷却过滤药油,并称重。 第三步,熬炼药油。 在火上重新加热,至温度达---度并不断撩油,大概需要3--4个小时。到滴水成珠时下丹。 第四部,下丹成膏。 油:丹=1:0.38--0.45.冬天少丹,夏天多丹。下丹应慢慢下并搅拌。 第五步,去火毒。《略》 第六部,制贴。 隔水加热,至70---80度加入植物性药物即第三组药物。再加入可溶性药物即达四组药物,病不断搅拌,没凝固是制贴。 注意事项,防火着火时用铁盖盖灭,禁用水泼。熬油应在室外。 不止治疗跌打损伤,对颈椎,腰椎,关节疼痛,和风湿疼痛都有效。 田七镇痛膏 三七41g肉桂g大黄41g 元宝草74g苏木58g红花58g 了哥王50g两面针50g川乌(制)74g 草乌(制)74g乳香(制)41g没药(制)41g 延胡索16g当归50g防己66g 续断82g川桐皮66g关木通50g 木香74g麻黄45g花椒33g 辣椒82g地肤子50g薄荷脑33g 樟脑16g海藻16g冰片16g 橡胶g氧化锌g松香g 羊毛脂50g凡士林33g水杨酸甲酯25g 制成片或片 制法以上二十七味药材,三七、乳香、没药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樟脑、冰片、薄荷脑研细备用;其余大黄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0年版一部附录ⅠO),用9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ml,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60℃)的流浸膏,放冷,加入上述三七、乳香、没药及樟脑、冰片、薄荷脑细粉,混匀,加入由橡胶、氧化锌、松香、羊毛脂、凡士林、水杨酸甲酯制成的基质,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即得。 本品为浅棕色或棕红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肩臂腰腿痛。 外用,贴于患处,24~48小时更换一次。 (1)急性皮肤炎症、开放性伤口勿用;(2)孕妇慎用。 山东风湿病研究所培训班资料 通络壮骨散{外用}、通络壮骨散{内服} 功能:祛风散寒,除湿痹、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颈肩腰腿痛等风湿类疾病。 用法:外用每包30克,贴于疼痛的部位或相应穴位上,每次贴60--90分钟,十天贴一次。内服为胶囊,每粒0.4克,每天服三次,每次服四粒。[注意]外用药有剧毒,不可内服,内服药不可随意加量!! (1)。通络壮骨散{外用}、生马钱子4克、生白芥子30克、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生南星10克、威灵仙10克、樟脑3.2克、冰片1.9克、斑蝥0.8克、白芷4克、麝香0.1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上药共为细末,分每包30克外用[剧毒!!严禁内服!!] 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无菌性骨坏死、椎间盘突出证、坐骨神经痛、各部位骨质增生症、肩周炎、麻木等各种风湿性疾病。 用法:每包加适量热开水调成稠糊状,待不汤时贴于疼痛部位、药厚越0.5厘米,然后用软塑料薄膜{方便袋即可}盖在药糊外,在用布裹严以防药物移动,一般20分钟有热感,以患者不能耐受为度,把药糊揭下,一般60到90分钟,每用药一次间隔10天,一般一次见效。注意事项:如帖药处热的厉害,可提前揭下,同样有效,用药期间千万不能食生冷、油腻食物,不能洗冷水澡,本品经大量临床病例观察,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少数人贴药后局部红肿热痛,皮肤搔痒,一般不需要特出处理,两三天后自然好转,也可以口服或外用抗过敏药,有水泡的患者,水泡小的不必处理,水泡大的可以局部消毒后放出泡液,不会感染,据我经验,起水泡者效果好。 (2)。通络壮骨散{内服}药物:制马钱子0.4克、制川乌0.5克、制草乌0.5克、制乳香0.2克、制没药0.2克、元胡1.2克、红花0.2克、寄生0.2克、防己0.2克、天麻0.2克、人参0.2克、三七0.2克、全蝎0.2克、蜈蚣0.2克杜仲0.2克。 制法:马钱子剧毒,必须严格依法炮制!!切不可过生或过火,否则极易中毒、制川乌、制草乌要用水煮两小时后,晒干在入药,以减毒,乳香、没药用醋炙以增疗效,我都是把药物粉碎后在用大锅炒熟、效果更好、以上药物全部粉碎后炒黄,秤取重量,按药物比冰片等于5比0.1的重量加如冰片,在粉碎装胶囊。 用法:装O号胶囊,每粒0.4克[注意]要用天平秤取,一定要确准无误!! 用量:每次3粒,每日3次。[注意]为安全,可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一般情况下一天不能超过5克是比较安全的。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小儿禁用。 2.风湿热,体温38度以上者禁用,高血压/以上者禁用。 3.心脏病患者,脑溢血后遗症及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偏瘫者使用时应慎服或尊医嘱。 4.极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肌颤反应,饮少量白开水即可,反应严重的按士的宁中毒解救。 增生透骨散(药物自然温炙疗法) (1)增生透骨散:此散属于药物自然温炙疗法,温度能达50度左右,不伤皮肤,对骨质增生、风寒痹症、类风湿有特效。 配方: 雪上一枝蒿克三分三克生马钱子克生川乌克生南星克木瓜克苍耳子克白花菜子克冰片克 用法: 将上药研细粉,每次取20克,加适量醋和热水外敷40----80分钟,脚跟1-2小时,不可久敷,久敷会起水泡,每星期外敷1-2次. 主治:风湿、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风寒疼痛有特效. (2)。追风透骨散 配方: 雪上一枝蒿2三分三1生马钱子2生草乌2生南星1白花菜子12冰片1 用法:将下药按比例配好份量,研细粉,以温水调匀成泥状,先在患处用猪油涂抹薄一层滋润皮肤,再将药泥敷于患处,外面用保鲜膜包好,过2分钟即开始发热,并逐渐上升会感觉越来越烫,敷30~60分钟即取除,切不可久敷,易过敏,每3~7天外敷一次(视患者皮肤而行事,个别人皮肤过敏明显者隔10天用一次)。 主治:外敷治风湿、骨质增生 (3)。散寒追风膏 处方:生川乌克,细辛干姜良姜白胡椒肉桂丁香各50克,樟脑25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分混匀,用时取适量用白酒(葱姜汁更佳),蜂蜜调成膏状贴与患处,包扎即可,每日换药一次。 主治:由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肿块等,热证禁用! 本方疗效确切,取材方便,制作方便,用药后患者患处自觉温热,疼痛减轻或消失,连用一周即可控制病情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如需要了解更多秘方内容,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6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让河蟹养殖塘口水草保持活力,发挥积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