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乌蛇
概述 乌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4~11月间捕捉。捕得后,将蛇摔死,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柴火熏干,熏时频频翻动,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再晒干或炕干。 别名 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青大将(《浙江中药手册》),剑脊蛇(《中药志》),黑乌梢、三棱子(《四川中药志》)。 图片 产地 生活于丘陵地带及田野草丛或水边。以蛙类、鱼类为食。无毒。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等地。 形状鉴别 干燥品多卷成圆盘状,盘径约16厘米。头扁圆形,略似龟头,盘于中央,口内有多数刺状小牙。尾部渐细,尾端插入外缘的腹腔内,脊部高耸呈屋脊状,俗称剑脊。通体乌黑色,表面可见菱形细鳞,腹部剖开,边缘内卷,内表面黄白色或熏成灰黑色;可见到排列整齐的肋骨。质坚韧,气腥,味淡。以身干、皮黑褐色、肉黄白色、脊背有棱、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炙乌蛇:将乌蛇砍去头,温水洗净,切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乌蛇肉:乌蛇砍去头,用黄酒闷透后,取出,除去皮骨晒干。(每乌蛇斤,用黄酒20~25斤) 性味归经 甘咸,平。 ①《药性沦》:味甘,平,有小毒。 ②《开宝本草》: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咸,气平。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①《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 ②《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③《纲目》: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 ④《医林纂要》:滋阴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4钱;酒浸或焙干研末为丸、散。外用:烧灰调敷。 注意事项 血虚生风者忌用。 《本经逢原》:"忌犯铁器。" 相关配伍 ①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伸举:乌蛇三两(酒浸,炙微黄,去皮骨),天南星一两(炮裂),干蝎一两(微炒),白附子一两(炮裂),羌活一(二)两,白僵蚕一两(微炒),麻黄二两(去根节),防风三分(去芦头),桂心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侯,以热豆淋酒下十丸。(《圣惠方》乌蛇丸) ②治身体顽麻风:乌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一两(去芦头)。细辛一两,白花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天麻一两,独活一两,肉桂一两(去皱皮),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苦参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廿丸。(《圣惠方》乌蛇丸) ③治骨、关节结核:乌梢蛇,去头、皮、内脏,焙干研粉,过目筛,装入00号胶囊备用。第一周早晚各服二个胶囊;第二周早中晚各服二个;第三周早晚各服三个,中午二个;第四周早中晚各服三个;第五周早中晚各服四个。(《全展选编·外科》) ④治干疥瘙痒久不差:黄芪二两(锉),乌蛇四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川乌头三两(炮裂去皮脐),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茵芋二两,石南一两,秦艽二两(去苗)。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以荆芥汤下,以差为度。(黄芪丸) ⑤治一切干湿癣: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干荷叶半两,枳壳(去瓤,麸炒)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空心蜜酒调下,日、晚再服。(三味乌蛇散) ⑥治破伤风,项颈紧硬,身体强直:乌蛇(项后取)、白花蛇各二寸(项后取,先酒浸,去骨,并酒炙),蜈蚣一条(全者)。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一钱至三钱匕,煎酒小沸调服。(定命散。④方以下出《圣济总录》) ⑦治婴儿撮口,不能乳者:乌梢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麝香一分。为末,每用半分,荆芥煎汤调灌之。 ⑧治紫白癜风: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黄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锉片,以绢袋盛,于无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每温服一小盏。忌鸡、鹅、鱼、肉、发物。 ⑨治面上疮及酐:乌蛇二两,烧灰,细研如粉,以腊月猪脂调涂之。(⑦方以下出《圣惠方》) 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死,亦如其类。生商洛山。 2.《本草衍义》:有身长一丈余者,蛇类中此蛇入药最多。 推荐阅读: 1.秋后通肩背,排毒抗衰老! 2.被誉为“水中人参”的它,女人吃了补脾,男人吃了补肾 3.每天喝一杯,安全度过生命高危期,保命延寿! 4.鹤顶红、断肠草、情花,谁才是毒王之王? 推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甘肃村医技术之107柳叶可治疗脚气
- 下一篇文章: 王者荣耀主播过度劳累猝死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