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会长教你种药材中药材应用广泛,
金秋十月药材种植季节:金莲花、白鲜皮、太子参、松叶百合、金丝皇菊、油用牡丹、赤芍、苍术等种子种苗,购买 中医中药在我国被誉为国粹,有着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目前中药材的应用已不仅仅限于医药领域,中药产品也不仅仅是药物,而是延伸到了不同行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药保健品、化妆品、食用色素等产品丰富多彩,因其使用效果好,又是天然产品,在人们崇尚自然的今天,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天地。 开发绿色食品和保健饮料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日常饮食的绿色、营养与保健作用,同时,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再加上人口老龄化,人们对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健脑益智作用的保健品、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我国中药材资源中,已获批准的药食同源品种如人参、三七、石斛、虫草、灵芝、蜂王浆、绞股蓝、茯苓等在其多年的应用中,为人们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以三七、石斛、沙棘、魔芋、罗汉果等为原料开发的保健品受到市场青睐。开发中药保健食品,已成为中医药企业、食品企业的投资热点。 开发化妆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化妆品和药品一样,直接作用于人体,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皮肤的健康。近年来,用中药提取物作乳化剂、基质、添加剂等开发出的化妆品不仅能达到美容、保健目的,而且较化学性化妆品副作用小,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以中药作为新一代化妆品原料的研制工作正方兴未艾,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化妆品制造商和使用者的重视。 目前应用于化妆品制造的植物类中药有:红花、当归、人参、桔梗、白芷、芦荟、何首乌、枸杞子、三七、杏仁、天门冬、白芍、灵芝、益母草、荆芥、紫草、半夏、厚朴、菊花、川芎、防风、薄荷、麻黄、山楂、槐花、地黄、黄芩、黄连、黄柏、茯苓、泽泻、甘草、牡丹皮、虫草、生姜、大枣、绞股蓝、广藿香等; 动物类中药材有:胎盘、貂油、地龙等;矿物类中药材主要有滑石粉、麦饭石等。 开发食用调味我国芳香性中药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有余种,除了肉桂、八角茴香、花椒、白芷、丁香、栀子、薄荷、陈皮、砂仁、干姜等早已应用到食品调味剂或矮味剂中。 具有浓烈香气的广藿香,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定香剂,还是白玫瑰和馥奇型香精的调和原料,又可与香根草油共同作为东方型香精的调和基础,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西红花则以其淡雅的芳香,诱人的色彩而成为餐桌上提高食欲的食物佐料;绞股蓝皂苷与维生素C混合可制得除臭效果良好的除臭剂;桔梗提取物可作为气味掩饰剂加入杀虫剂中等等。国内外对这一类中药材需求量很大,还有不少品种尚未被很好的开发利用。 开发中药食用色素许多中药材是天然食用色素和工业用染料的原料来源,它们色调自然、安全性较高,有的色素本身还兼有营养和治疗的作用,像某些药用昆虫如紫胶虫所分泌的紫胶色素,可用于汽水、糖果的着色; 从西红花中提取的西红花苷可用于食品和羊毛、丝绸等的染色;从栀子果实中提取的栀子黄用于食品着色,其着色力强,稳定性好,色泽鲜艳,无异味,无沉淀,性能大大优于其他同类产品。 开发中药甜味剂传统的天然甜味剂为蔗糖、果糖、葡萄糖等,但人体摄取过多高热量的糖会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目前从植物中寻找安全性高、热量低、甜味足、风味佳的优良天然甜味剂是引人注目的课题,现已研究开发出10余个品种,如从罗汉果中开发出的罗汉果苷,从掌叶覆盆子叶中开发出的悬钩子苷,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等,都是低热能天然甜味剂。 如在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在食品应用中就有几大优点:甜度高,是蔗糖的50倍,而且甜性柔和,持续时间长。热量低,适合糖尿病人、中老年人食用。化学性能稳定,耐热性好,并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中药甜味剂可改进其他糖类物质的风味。行销世界百年的“可口可乐”就含有甘草成分,日本在甘草甜素的开发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除以各种药物形式应用于临床外,还将甘草甜素作为法定食品添加剂。 开发戒烟解酒剂吸烟是当今社会一大公害,也是世界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人们希望生产出一种既能使吸烟者享受吸烟乐趣,又对身体无害,且能防治疾病的“健康烟”来取代有害的香烟。近年来,我国卷烟行业独辟蹊径,致力于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初步成果,研制出了毒性较弱的中药卷烟。 这种卷烟不仅降低了烟中焦油的含量,而且较之普通香烟有更好的养心安神的效果,其药物成分主要为中药罗布麻。 还有一种药物型鼻烟,它是将烟丝磨碎后与麝香、龙脑等混合制成,吸后不仅有兴奋作用,而且对一些上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在国内有一种戒烟香水就是用30余种中草药的提取物配制而成。 中草药不仅可用于戒烟,还可以用于解酒,葛花为传统解酒良方“葛花解酲汤”的主药,具有良好的解酒功效,有待开发利用。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桔梗提取物能抑制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升高,也可用来制作解酒剂。 开发牙膏香皂及其他日用品近年来,以中草药冠名的牙膏在日用品超市的货架上琳琅满目,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具有清洁牙齿作用的同时,还具有防治牙病和多种口腔疾病的功能。如含有云南白药、金银花、薄荷等中药成分的牙膏等等。 中药香皂也是中药类日用品的畅销品种之一。含硫香皂除具有清洁皮肤的作用外,对某些皮肤病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以丹参等为原料开发的“冰清药皂”,可防治淋病等性病的感染。此外,保健药枕、药物鞋垫、电热药毯、中草药空气清洁剂等中药日用品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此外,中药还可作为天然防腐剂、畜用饲料、苦味剂等等。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在大力提倡种植、养殖的同时,把握各类中药材的开发前景,明确其销售渠道,才能避免资源的浪费,使我国的中药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 白鲜皮发展前景 白鲜皮秋季产新基本结束,说产出量很少,目前市场批量走动一般,统货价格在67元左右,北朝货在60元左右。该品产量不大,后市行情该怎样呢? 一基本情况概述:白鲜皮别名北鲜皮、山牡丹。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多年生草本,全株具香气。种子近球形,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为东北三省道地药材之一,野生品,近年有家种的但还没有大幅上市。春、秋季采挖,去掉须根,抽出木心,晒干。白鲜皮现在市场主要是野生资源供应市场,野生品现在主产区在东北三省。近年市场供应的白鲜皮多为东三省及内蒙所产。 其主要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内服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黄疸尿赤,湿热痹痛;外用于湿疹、疥癣、皮肤瘙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等症。近年治疗各种皮肤病、疥疮、顽癣的新药大量研发,其用量增加,北京中药厂生产的“银痟灵”;江西神坊药业生产的“草本癣痒净”;四川迪威药业生产的“康尔肤”;贵州苗族苗方药业生产的“敏癣净”等等。新药开发的开发利用,对白鲜皮的需求有增无减少。消息显示,全国中药成药、饮片用药等药房要,全年需求总用量在吨-吨。 二历史价格走势: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白鲜皮需求量很小。 多年生草本,高60~10cm。根茎横卧,呈竹鞭状,肉质肥厚,白色,节间短。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有纵条纹。掌状复叶,3~6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柔,长4~9cm;小叶通常5片,薄膜质,阔椭圆形、椭圆形、椭圆状卵形、倒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6cm,最下两片形小,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锯齿细密或呈重锯齿状;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灰白色刚毛,下面无毛或有时脉上密生柔毛;小叶柄极短。伞形花序顶生,单一。栽培品多生有侧花序。小花多数,具细柄;花萼绿色,先端5齿尖;花瓣5,淡黄绿色,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背着,花药椭圆形,纵裂;子房下位,室,花柱枚,离生,外弯。核果浆果状,球形,成熟时上部红色,下部紫色,内有种子3~4粒。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二、生长习性 竹节参通常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土,6月初展叶完全,6月中、下旬开花,7月上旬结果,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9月中、下旬地上植株枯萎,地上部分全生长期天左右。竹节参喜肥趋湿,忌阳光直射,喜寒冷隐蔽的环境,生长在海拔—1m的二高山和高山老林下腐殖质层深厚处,人工栽培需搭设荫棚。 三、生产操作规程 1、选地整地搭棚 竹节参适宜在肥沃疏松的土地中生长,山地气泡土或腐殖质层较深的土壤均可,要求坡度15—0度。生荒地要翻耕次,清除杂草、石子等,耕细整平。搭棚:如以木桩和铁丝、杉条、树枝为材料搭棚,则木桩高为1.8m,桩栽在每畦中间,入土30cm,行距为1.5m,桩距为1.m,棚架内空1.5m,棚架育苗荫蔽度应控制在65%左右,移栽控制在55%左右。如用水泥桩、铁丝及遮荫布为材料搭棚,则作水泥桩m长,入土40—50cm,行距3m,桩距m,每隔1畦在畦中心栽一排水泥桩,内空1.5m。 、播种育苗 竹节参对肥料需求量大,比较耐肥,底肥常用饼肥、厩肥、磷肥或复合肥混合而成。施用猪、牛粪必须充分腐熟整细,亩需火土灰及厩肥0kg,磷肥kg,饼肥kg沤制后整细,均匀撒于地块。 育苗采用当年种子经湿沙贮藏处理,于9月下旬至10月播种,沟厢规格为畦宽1.3m,沟宽0cm,沟深15cm,采用撒播方式,粒距5cm,亩用种量5kg。播种后,在畦面上均匀盖上一层3cm厚的火土即可。 3、移栽定植 育苗1-年即可移栽,在秋季9-10月,将幼苗按大、小分级,畦沟规格与育苗相同。移栽第一年行株距为13.5cm×13.5cm,隔一年后将株距改为行距,从中移株成13.5cm×7cm,第三年定植为7cm×7cm,第二年移栽也在第三年定植。 4、田间管理 全年除草4—5次,经常保持参园清洁,结合除草松土—3次,松土应在晴天进行。每年追肥1—次,追肥多用稀释的人粪尿及磷肥、复合肥等。追施人粪尿一般在开花期进行,每亩—0kg,花期结合松土,施过磷酸钙每亩40kg,以促进果实成熟和根茎生长。6—7月结合中耕除草,摘除侧花序,保留主花苔,促进种子成熟,9—10月结合施盖头肥进行培土,以利防寒越冬。 5、病虫害防治 ①立枯病和疫病:为苗期和成株期主要病害,发病率在15—0%,防治方法:代森锰锌倍溶液或1:1:10波尔多液喷雾或灌根防治。 ②根腐病:用多菌灵倍液或1:1:波尔多液防治,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在病穴撒上生石灰消毒处理。 ③虫害: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及金针虫等。生长期可结合追肥,在人粪尿中兑入敌百虫或乐果1倍液灌根防治。 四、采收加工 竹节参收获年限为移栽后的第四年,收获时间为9月中下旬。待地上部植株枯萎,去掉荫棚,采挖地下部分,去掉残留茎叶芽孢及须根、泥土,烘干或晒干即可入药。竹节参折干率为33%左右,一般亩产干货kg。 川贝母种植技术 川贝母生长在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川贝母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 生长环境 川贝母主要产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也见于甘肃(南部)、青海、宁夏、陕西(秦岭)和山西(南部)。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5℃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在完全无荫蔽条件下种植,幼苗易成片晒死,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加强易导致鳞茎干燥率低,且贝母色稍黄,加工后易成“油子”、“黄子”或“软子”。 种植技术 选地: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生荒地可选种1季大麻,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 整地:川贝母种植地需要在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每亩用堆(厩)肥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公斤,堆沤腐熟后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弓形。 1、种子培育:在6~7月采挖贝母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亩用鳞茎公斤。栽后第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 、后熟处理:川贝母带壳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透气木箱内,放冷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贮藏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贮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左右,胚长度超过种子纵轴/3,胚先端呈弯曲,完成胚形态后熟可播种。 3、适时播种:川贝母通常9~10月下雪前播种,条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点播均可。 ①条播:于畦面开横沟深1.5~厘米,将拌有细土或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盖筛细腐殖土3厘米并用山草或无叶树枝覆盖畦面,每亩用种子~.5公斤。 ②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以每平方米0~0粒种子为宜。覆盖同条播。 ③点播:趁果实未干时进行,将未干果实分成3瓣,于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开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较费工,但出苗率高。 田间管理 1、搭棚: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矮棚高15~0厘米,第1年荫蔽度50~70%。第年降为50%,第3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高棚高约1米,荫蔽度50%。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练苗。 、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带出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3、追肥:川贝母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5公斤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 4、排灌:川贝母1、年生植株怕干旱,特别是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久雨或暴雨后应注意排水防涝,冰雹多发区还应采取防雹措施,以免打折花茎、果。 病虫害防治 1、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 防治:选离麦类作物较远,或不易被上河风侵袭的地块栽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源。增施磷钾肥或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倍液,亦可用代森铵或退菌特防治。 、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 防治: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的波尔多液喷洒。 3、根腐病,通常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 防治: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 4、蛴螬,于4~6月危害植株。 防治:用烟叶熬水淋灌(每亩烟叶.5公斤,熬成75公斤原液,用时每公斤原液加水30公斤),或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公斤于整地时拌土或出苗后兑水公斤灌土防治。 5、地老虎,地老虎咬食茎叶。 防治:早晚捕捉或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饵诱杀。 大量提供,油用牡丹苗,1年苗0万颗年苗0万颗3年苗0万颗牡丹籽80吨一年赤芍苗0万颗,二年赤芍苗0万颗,赤芍籽30吨,白芍牙头00吨,白芷种子1吨包种植,包回收,技术指导,观赏牡丹,有需要的老板可以订购了,秋季到了种植季节最佳。 全国中药材种植查询表,具体详情请咨询冯会长 药种名称 种苗价格(元/公斤) 用种量(公斤/亩) 播种期 生产周期 亩产干货(公斤) 市场售价(元/公斤) 玉竹种苗 0-6 秋冬 年 -- 8--30 射干种苗 种子10-18种苗1-18 种子5-6种苗80- 春秋冬 种子3年种苗年 - 30-40 桔梗种苗 种子50-68种苗8-10 种子-3种苗80- 春夏秋 种子年种苗1年 - 0-30 白术种苗 种子80-90种苗8-13 种子5-6种苗80- 春秋冬 种子年种苗1年 - 18--5 旱半夏 30-38 60 春秋冬 1年 -00 - 天南星秧苗 种子98-30种苗1--15 60 春夏冬 1年 - 0-5 白芨种苗 -- 四季 1年 -- -- 黄精秧苗 15--16 春秋冬 年 - 50--60 百合秧苗 0-30 00- 秋冬 1年 - 50-55 太子参秧苗 30-40 40 秋冬 1年 -10 80-90 山药秧苗 豆种8-1种苗8-1 50 春秋 1年 - 1-15 瓜蒌秧苗 种子38-48种苗1-15 种子5-6种苗80- 春夏 1-多年 - 果0根15 元胡秧苗 3-38 60 秋冬 1年 10- 75-80 白芍秧苗 0.3-0.4元株 株 秋冬 3-4年 - 15--18 猪苓菌种 种子-蜜环菌5-6元 种子0.5蜜环菌1瓶 春秋 1-年 4-5公斤平方 10-- 何首乌秧苗 0.5-0.6元株 0株 春秋冬 -3年 0- 15-0 玄参秧苗 5-8 60 秋冬 1年 - 10-15 金银花苗 1-3元/株 株 春秋冬 1-多年 -0 90-10 知母种苗 种子48-58种苗10-13 种子6-8种苗60-70 春秋冬 种子年种苗1年 - 10-1 地黄秧苗 8-1 80- 春 1年 - 1-15 巴戟天种苗 0.5-0.8元株 株左右 春秋 3-4年 - 60-70 枸杞苗 0.9-4元/株 株 春秋 1-多年 00- 60--65 川芎秧苗 10-13 80- 春秋 1年 - 18--0 丹参种苗 种子种苗1 种子4-5种苗0 春秋 种子年种苗1年 - 15-16 钩藤秧苗 3-4元/株 0株 春秋冬 1年-多年 - 30-35 辛夷花苗 -3元/株 株 春秋冬 3-多年 50-60 30-35 酸枣苗 -3元/株 株 春秋冬 -多年 - 00-0 连翘种苗 种子58-68种苗1.5-元 种子5-6种苗株 春秋冬 3-多年 - 40--50 防风 种子10种苗8-10 种子5-6种苗80- 春秋 种子年种苗1年 - 15-0 薄荷秧苗 6-8 80- 春秋冬 1-多年 - 7-8 猫爪草秧苗 68-78 60 秋冬 1年 10- - 平贝母 60--65 00公斤 春秋冬 1年 --00 --10 苦参种子 40-48 5-8 春夏秋 -3年 - 15--16 苍术秧苗 18元种子 10-- 春秋冬 --3年 - 45--50 重楼秧苗 10-元公1-1.元/株 80-0-0 春秋冬 -3年 00- - 天冬秧苗 1--元株 0株 春秋冬 -3年 - 30-35 麦冬秧苗 3-5 - 春秋 1年 00- 60-70 佛手秧苗 3-4元/株 10株 春夏秋 3-多年 - 40-50 牛大力秧苗 3-5元/株 株 春夏秋 -3年 - 70-80 百部秧苗 10-13 春秋 年 - 15-0 栀子秧苗 元/株 株 秋冬春 多年 - 35-40 吴茱萸秧苗 3元/株 10株 秋冬春 1-年 -00 35-40 枳壳苗 3--5元/株 10株 秋冬春 4-5年 - 15-18 川贝母秧苗 元 公斤 春秋 1年 - 15-0 云木香种苗 种子58-68种苗9-1 种子-3种苗80 春秋 种子年种苗1- - 13-15 天麻种苗 78-88(含蜜环菌) 0.5kg/㎡ 春秋冬 1年 4-5kg/㎡ 10- 川乌种苗 10-1 60-80 秋冬 1年 - 15-18 紫菀种苗 6-8 60-80 春秋 1年 - 15-0 西红花种苗 50-55 00- 秋 1年 1- 00-0 菊花秧苗 0.元/株 0株 春秋冬 1-多年 -00 5-30 山茱萸秧苗 元/株 -株 春秋冬 多年 - 70-80 花椒树苗 1元/株 -株 春秋冬 多年 - 40-60 杜仲苗 0.5-元/株 00株 春秋冬 多年 - 13-15 油牡丹种苗 种子0--30种苗0.3-0.5元 0株 春秋冬 3-4年 - 30-35 厚朴苗 0.5-元/株 株 春秋冬 多年 - 14-16 银杏苗 3元/株 株 春秋冬 多年 - 1-15 黄柏苗 0.5-1元/株 00株 春秋冬 多年 - 18-0 附子秧苗 10-13 80 春秋冬 1年 50- 0-30 猕猴桃种苗 3-4元/株 10株 春秋冬 多年 0-0鲜 14-16 鱼腥草秧苗 8-10 80 春夏秋 1年 - 6-7 甘草种苗 种子-种苗15-16 种子3-4种苗80- 春夏秋 种子-3种苗1- - 16-18 当归种苗 种子-种苗30-35 种子4-5种苗40-50 春秋 种子年种苗1年 - 38-50 党参种苗 种子90种苗15-18 种子-3种苗40-50 春秋 种子年种苗1年 00-80 60-80 黄芪种苗 种子-种苗5-8 种子-3种苗40-50 春夏秋 种子年种苗1年 - 18-6 白芷种子 60--70 3公斤 秋 10个月 -- 8--10 薄荷 8--10 50公斤 立冬 半年 -- 15--18 前胡种子 98-元 3公斤 春秋冬 1年 00- 30--45 白芷种子 60 3公斤 春秋 1年 - 15-18 板蓝根种子 0-6 4公斤 春夏 半年-1年 - 10--1 远志种子 10 3公斤 春夏秋 或3年 10-50 60--90 31号黄柴胡 60--70 4公斤 春夏秋 1年 50-60 50-70 大黄种子 80 3公斤 春夏秋 年 - 9-1 黄连种苗 种子种苗1元 种子3-4种苗万株 春秋冬 种子3-4种苗-3 - 90- 羌活种苗 种子88-98种苗6-8 种子5-6种苗60-70 春秋 种子3-4种苗-3 - 00-0 铁皮石斛苗 -3元株 00株 春夏秋 1-5年 00- - 黑柴胡 60 4-5公斤 春秋 1或年 - 60-80 白花蛇舌草 10 -3 春夏 1年 - 6-10 霍香 1.5- 春夏 1年 - 9-11 半枝莲 -3 春夏秋 连收5年 - 5-7 穿山龙 10 春夏秋 -3年 - 8-11 五味子 3元 株 春秋冬 多年 -50 80--90 粉葛根种苗 0.6-1元株 - 春夏 1或年 - 15-18 三七种苗 1-1.元株 00株 春秋 -3年 -00 - 皂角刺苗 3-4元株 株 春秋冬 多年 -0 7-8 山豆根种苗 3-3.5元株 0 春秋 3-4年 - 10- 续断 90远 3-4 春夏 1-年 - 15-16 苦参 50-60 4-5 春夏秋 -3年 - 11-18 决明子 15元 4-5 春夏 1年 50- 4.5-6 荆芥 35元 公斤 春夏 半年-1年 穗 14-16 怀牛膝 40-45 5-6 春夏 半年 - 15-0 瞿麦 50-60 3公斤 春夏 多年 - -3 紫苏 40-50 3--4 春夏 半年 -00 13-15 千金子 50-55 3公斤 上冻前 1年 -00 14-16 鸡冠花 45-50 公斤 春夏 半年 50- 10-15 牛蒡子 55-60 3公斤 春夏 1-年 -00 16-19 芦巴子 15-18 4--5 春秋 天 - 10-13 地丁 0-3 4-5公斤 夏秋 半年 - 6-7 急性子 45-50 3公斤 春夏 1年 -00 60-70 远志种子 88-98 3公斤 春夏秋 -3年 -50 35-40 益智种苗 -3元株 0株 春秋 3年-多年 - 70-80 茯苓菌种 4-5元包 1包亩 春秋 半年-1年 - 0-5 南苍术种苗 6--8 00公斤 春秋 或3年 - 8-35 南沙参 60-80 春夏秋 1年 00-50 4-30 黄芩 -18 3 春夏秋 1或年 00- 1-15 虎杖秧苗 6-8 80 春夏秋 -3年 0-0 4-5 石菖蒲秧苗 10-1 80 春夏秋 年 - 0-5 独活种苗 0.4-0.5元株 0株 春夏秋 1年 - 13-15 北沙参 0-8 6 春秋冬 1年 - 9-40 益母草 40-48 -3 春夏 1年 -1 .5-3 薏米 18--0 4-5 春夏 1年 - 15-16 金丝皇菊 0.5-1元/株 0株 秋冬 3-4年 - 5-30 紫草 30-39 3-3.5 春秋冬 1年或年 00- 0- 徐长卿 -00 3-4 春夏秋 1或年 50- 叶5根35 沙苑子 55-60 -3 春夏 连收5年 10- 76-80 蛇床子 50-60 3-3.5 春夏 半年 -00 10-13 黑豆 16-19 5 春夏 1年 -00 15-18 覆盆子 种苗-3元株 种苗株 春夏秋 1-多年 - 0-40 白扁豆 35-39 .5-3 春 1年 00-50 11-13 洋金花 5-9 -.5 春 1年 -8 蓖麻 15-19 .5-3 春夏 1年 00-50 5.5-6 红花 15-19 5 春秋 10天 40-50 85-90 姜黄种苗 6-8 80- 春秋冬 1年 - 13-18 连翘种苗 1.5-元/株 春夏 1-多年 -00 45-50 无花果苗 5-8元/株 株 春、冬 3-多年 - 34-37 草果苗 3-5元/株 65株 春秋 多年 - 40-50 千层塔苗 5元/株 株 春秋 -3年 -00 0-80 浙贝母 40-45 00- 秋 1年 00- - 败酱草 40-45 3-4 春秋 1年 - 5-6 夏枯球 40-45 -3 春秋 1年 00- 0-30 牡丹种植,始于隋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牡丹产业的发展,仍主要集中于旅游观赏价值。随着对牡丹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与认可,目前,牡丹已可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开发,牡丹即将成为新兴大产业。随着对牡丹产品研究的不断深入,牡丹的经济价值凸显。年3月日,牡丹籽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牡丹为多年生毛茛科小灌木木本植物,集观赏油、茶、药用为一体,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斑疹、瘀血痛经、关节痛等。花蕾,花蕊,花粉均为国家级招待饮品,油是世界上最好的油。全国各地都能种植,是全国发展战略项目品种,亩用苗0株,两年苗每株0.8--0.3元,生长四年可产丹皮公斤左右,年市场---38/公斤,如收种子,可多年受益,亩产子公斤左右,年市价18元/公斤,并且年年可加工花茶,花粉茶,茶蕊茶,年亩效益0元左,牡丹产值高,种后前两年可套种。 牡丹精油:牡丹精油是从牡丹的花、叶、根中提取的植物精华,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它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皮肤色素形成、除皱、减少皮肤色斑和女性妊辰纹;改善血液微循环,清除皮肤毒素,改善干燥皮肤和收缩毛孔,使皮肤光滑、有弹性。牡丹精油是天然的植物荷尔蒙,可以平衡女性体内荷尔蒙分泌,缓解女性痛经,滋养子宫。 牡丹籽油:牡丹籽油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也是所有食用油总营养价值最高、成份结构最合理的、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被称为“人类健康之油”橄榄油,亚麻酸含量是橄榄油的00多倍,多项指标都高于其他油种,又不易氧化沉积在人体血管壁、心脏冠状动脉等部位。 丹皮酚:牡丹皮亦叫牡丹根皮,或丹皮、丹根,是良好的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丹皮酚是从牡丹花的根皮中提取物出来的一种中药材。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 牡丹花茶:牡丹花茶养血和肝、散郁祛瘀,常饮可养血和肝、散郁祛瘀,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牡丹花茶能减轻月经疼痛、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对改善贫血有助益;同时,牡丹花茶还具有美容养颜功效,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对养颜美容有助益。 牡丹酒:以牡丹鲜花、鲜果为原料,佐以蔗糖、蜂王浆,经多年发酵,再配以清纯的粮食酒可酿出花香浓郁、清醇可口的牡丹酒。其营养丰富,是酒中珍品,长期饮用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具有调和阴阳、补精填髓之功效。 全国观赏牡丹、芍药种植最佳时间! 东北:8-10月最佳 华北:9至11月份最佳 西南:9月中旬至11月 华中:9月中至11月底最佳 华南:10月至来年1月份均可 想要牡丹来年长得好,还是早早的种,这样会新发大量的毛细根,对来年的长势起到关键,菏泽牡丹芍药基地,欢迎基地订购种苗! 年紧缺药材品种效益查询公斤元亩 项目名称 亩用种 生长期 亩约产量 市场价 亩效益(元 种苗效益 种苗投入 黑枸杞 株 多年 00-- -- 万元以上 种子5万 元亩 北苍术 公斤 --3年 -- 药40--50 3万元以上 种子1万 3元 白头翁 4公斤 年 -- 药40--45 0元 种子千 元 平贝母 00公斤 年 --- -- 4—5万元 种苗6万 70元 白鲜皮苗 5公斤 1年 -- 苗30--40 0元 种子万 0元 地参育苗 5公斤 4年 — -- 15万元 种子5万 元 金莲花 0株 多年 --00 药10 元 种子1万元 4元 升麻 0株 1年 — 药8--30 0元 种苗万 0元 威灵仙 6株 年 -- 药30--35 0元 种子5千 元 黄精 00株 3年 -- 药40--45 10元 种子5千 元 本公司优价供应板蓝根种子,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回收全部产品。 板蓝根,中药名。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tinctoriaL.)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的根茎及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板蓝根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抗病毒的作用最明显,是防治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等流行性疾病的良药。因此,在历史上每当各地发现疫情或疾病时都有板蓝根的身影。板蓝根适合我国各地栽培,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从种到收只需6~7个月,一年可连作次,属成本低、见效快的药材品种,板蓝根亩产-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1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0-0元。 1.深翻整地合理施肥: 板蓝根系深根植物,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旱耐寒,怕涝,水浸后容易烂根,一般的土壤都可以种植,但是最好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可以结合深翻整地合理施肥,每亩可以施农家肥0~0㎏,二铵15㎏,生物钾肥4㎏,均匀地撒到地内并深翻30㎝以上,再做成1m宽的平畦,这样有利于根部的生长,顺直、光滑,杈少。然后选择适宜时间播种。 .播种的时间与方法: 板蓝根最适宜的时间是4月。播种前种子用40℃温水浸泡4小时左右后捞出用草木灰拌匀,在畦面上开一条行距0㎝,深1.5㎝的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沟中,覆土1㎝左右,略微镇压,适当浇水保湿。温度适宜,10天左右即可出苗。一般每亩用种量为-3公斤。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出苗后,当苗高7-8㎝时按株距6-10㎝定苗,去弱留壮,缺苗补齐。 ()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浅耕,定苗后中耕。在杂草3-5叶时可以选择精禾草克类化学除草剂喷施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药40ml,兑水50kg喷雾。 (3)追肥浇水:收大青叶为主的,每年要追肥3次,第一次是在定植后,在行间开浅沟,每亩施入10-15kg尿素,及时浇水保湿。第.3次是在收完大青叶以后追肥,为使植株生长健壮旺盛可以用农家肥肥适当配施磷钾肥;收板蓝根为主的,在生长旺盛的时期不割大青叶,并且少施氮肥,适当配施磷钾肥和草木灰,以促进根部生长粗大,提高产量。 4、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①霜霉病:该病在3~4月始发,在春夏梅雨季节尤其严重,主要危害板蓝根的叶部,病叶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严重时叶鞘变成褐色,甚至枯萎。主要防治方法:排水降湿,控制氮肥用量。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倍液喷雾防治,或用杀毒矾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喷~3次。②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向内延伸,呈不规则黑褐色病斑迅速蔓延,至叶片枯死。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发病前期可用50%多菌灵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喷~3次。该时期应多施磷钾肥。③根腐病: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7月为盛期。常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雨水浸泡致根部腐烂,整株枯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0倍液或甲基托布菌0倍液淋穴,幷拔除残株。 ()主要虫害的防治:菜粉蝶,俗称小菜蛾,主要危害叶片,5月份开始发生,尤以6月份危害严重。可以用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5、收获加工 春播板蓝根在收根前可以收割次叶子,第一次可在6月份中旬,当苗高0cm左右时从植株茎部距离地面cm处收割,有利于新叶的生长;第二次可在8月中下旬。高温天气不宜收割,以免引起成片死亡。收割的叶子晒干后即成药用的大青叶,以叶大、颜色墨绿、干净、少破碎,无霉味者为佳。板蓝根应在入冬前选择晴天采挖,挖时一定要深刨,避免刨断根部。起土后,去除泥土茎叶,摊开晒至七八成干以后,扎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以根条长直、粗壮均匀、坚实粉足为佳。 贝母-中药故事 供应贝母种子种苗,提供种植技术,回收产品,详情 贝母-中药故事 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经死了。连生三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十分烦恼。 有一天,算命的瞎子从门前经过。婆婆叫瞎先生来给媳妇算算命,排一排八字。瞎子问算何事?婆婆就把媳妇连生三胎死孩的事说了。瞎子把生辰八字排了一下说:“你媳妇属虎,戌时出生,出洞虎非常凶恶;头胎儿属羊、二胎儿属狗、三胎儿属猪。猪、狗、羊都是虎嘴里的食,被他妈妈吃掉了。”婆婆不信,说:“虎毒不吃儿,她怎么会吃亲生儿呢?”瞎子说:“这是命中注定,无法挽救。”婆婆问道:“有办法保住下一胎孩子吗?”瞎子屈指又掐了一下说:“办法倒有,就怕你们嫌麻烦!”婆婆说:“不瞒先生说,我家三房就守着一个儿子,三家香火一炉烧。只要生个活孩子,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先生,你说吧。”瞎子说:“再生下胎儿时,瞒住孩子妈,抱着孩子向东跑,跑出一百里到东海边,那里有一个海岛,爬上海岛就万事大吉了。虎怕海水,下不得海,上不了岛,吃不了孩儿,孩子就能保住性命了。” 老婆婆把瞎子说的话告诉老头和儿子,他们心中都有了数。 没到一年,媳妇又生孩子了。同以前一样,孩子刚生下,母亲就晕过去了。丈夫也顾不得照料妻子,抱起孩子就往东跑。可跑出十多里地孩子便死去了。一家人非常伤心:“怎样才能把孩子养活呢?” 这天,瞎子又来算命。婆婆把孩子死去的情况告诉他。瞎子说:“跑慢啦,得跑得比虎快,使虎追不上孩子,孩子才能保住!” 又过了一年,媳妇又要生孩子。丈夫准备了一匹快马,喂饱饮足。孩子刚落地,他就用红被单包好,跳上马重打三鞭,快马如流星一般往东跑去。跑了一百里地,到了东海边,他又跳上一只快船,划到海岛住了下来。 孩子的母亲晕过去一个多时辰才苏醒过来。不见孩子,急得直哭。 五天过后,丈夫从海岛上回来说:“爬上海岛只三天,孩子又死了。”一家人伤心极了。老夫妻俩和儿子商量,要把媳妇休掉,再娶一个能养活孩子的。媳妇闻听,伤心地哭起来。 这时,有个医生从门口经过,他走进屋问道:“你们有什么为难的事啊?” 媳妇就把经过情况告诉了医生。 医生看她面色灰沉铁青,断定她有病,就说:“我自有办法,叫你生个活孩子。” 公婆和丈夫都不相信。 医生说:“瞎子算命是瞎说,信他干什么?你媳妇不是命硬,是有病。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产使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肝脏缺血,供血不足,使产妇晕倒。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让她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她能生下来个活孩子。” 在医生的劝说下,公婆把媳妇收留下来,讲定如果再生死孩子,便休她。 从此丈夫每天按医生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大人没有发晕,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闭不上嘴。孩子过了一百天,他们买了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医生家道谢。 医生高兴地问道: 我的草药灵不灵?” 灵,真灵!”丈夫问医生:“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 “它是野草,没有名字。” “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好!”医生想了想,问道:“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起名叫‘贝母’吧!” “好一个响亮的名字!对,就叫它‘贝母’。” “贝母”的名字就这样留传下来了。 川贝、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分布于青海、四川、浙江、河北、甘肃、山西、云南、陕西、安徽。 平贝母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贝母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种植为好。 按产地的不同分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四大类。 按品种的不同分类: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川贝母性寒味味苦,能够清肺化痰,但又兼有甘味,其性偏于润,味甘质润,较浙贝母相比较则更能润肺止咳,尤其适宜于内伤久咳,燥咳,咳吐燥痰、热痰之症。 浙贝母味苦,功效类似于川贝母而性偏于苦泄,因此更擅长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多用来治疗外感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所导致的咳嗽等症。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性味苦、味寒,归脾、肺二经。可以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治疗乳痈、瘰疬、痰核等症。 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者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能够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羞羞哒人参肽居然还有这个功效
- 下一篇文章: 每天用它泡水喝,一家三口肝衰竭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