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封印HIV的中药神器
致病:HIV病毒感染瓦解宿主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临床表现: 免疫系统病变、累及全身的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临床分期: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主要传播途径: 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制品 中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显示:截至.09,我国现存活患者及病毒携带者65.4万例,累计死亡20.1万例。 西药治疗艾滋病: 通用方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HAART)抑制病毒复制+并发症对症治疗。 疗法:选取以下3-4类药物组合作用于病毒不同周期: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酶抑制剂、及CCR5抑制剂。 缺陷:控制HIV病毒的复制,无法杀灭病毒,需终身服药。服药要求复杂,依从性低难坚持,停药后反弹,且容易导致大量耐药株出现,不改善免疫,对病人生存质量改善无作用,主要使用于HIV感染者的后期和发病期。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疾病认知:作为新型疾病,中医学与艾滋病的斗争仅有三十余年的经验。虽中医古籍无相应记载,中医认为根据HIV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似属于中医的“肾痨”、“疫劳”、“虚劳”范畴。中医认为,艾滋病的发生,外感疫毒是外因,正气虚伤、气血亏损是内因。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用益气健脾和滋阴补肾之法,祛邪用清热解毒、以毒攻毒之法。 中西医治疗方案差异及优势:西医治疗重点在对病毒的抑制,通过病毒载量下降等指标来反映治疗效果,而中医重免疫和患者全身功能状况的改善,通过扶正祛邪抑制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长期带毒生存。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通常为中医早期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HIV破坏免疫系统,延缓发病;中期西药抗病毒,中药减毒增效,同时治疗机会性感染;晚期以中药扶正减轻症状延长生命为主。 近年来,中医治疗艾滋的研发重点也逐步转向兼顾抑制病毒复制,标本同治。 政策指导及标准: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将推动中药治疗艾滋。 政策方向:“逐步扩大中医药治疗规模”;“健全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诊疗”;“扩大中医药治疗覆盖面”;“研究形成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并“开展试点,逐步扩大”。 经费扶持:“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给予扶持”。 加强科研:重点开展“临床及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优化等研究”。 工作目标:“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年增加一倍”。 根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中医将艾滋病临床分3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发病期)共12型,对各期进行辩证分型论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包括艾滋病泄泻、艾滋病血浊等12个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为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 年初开始,CFDA对防治艾滋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创新药以及临床急需等药品实行优先审评审批,并加大研发申报的支持力度。 中药治疗艾滋病进展中药上市产品01 CFDA唯一批准用药:唐草片 功效:免疫功能重建,升高CD4淋巴细胞、白细胞数量。改善乏力、脱发、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症状。 组成:老鹳草、瓜蒌皮、柴胡、香薷、黄芪、木棉花、鸡血藤、糯稻根、诃子、白花蛇舌草、马齿苋、胡黄连、全蝎等。 备注:作为艾滋病辅助用药,病毒抑制作用较弱,建议配合齐多拉米双夫定片(贝拉齐)或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舒发泰)使用。 02 复方SH 功效:抑制HIV逆转录酶和蛋白水解酶,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提高机体免疫。 组成:五种中药,组成未知。 备注:获得泰国新药批件及多国保健品注册批号,06年底拿到中国临床试验批件。 文献报道 01 中药复方 ①抑制病毒小柴胡汤、人参理中汤、中研一号方(艾克冲剂),克艾可,红宝方,艾灵,艾可清,益爱康,扶正袋泡冲剂,艾滋宁,生命泉、双黄连粉针剂等复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HIV病毒功效。广东暨南大学和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以中药复方治疗9例51-67岁的艾滋病患者,8位患者的病毒载量已基本检测不到,剩余1例病患的病毒载量低至29拷贝/ml。同时所有病人的CD4+细胞数及CD4+/CD8+比例(0.21-0.90)亦令人欣喜。该复方由13味中药组成,包括人参,黄芩,黄芪等。 ②提高免疫韩桂华等以四君子汤治疗脾肾两虚型艾滋病,CD4细胞计数明显改善,另三归片、金龙胶囊、喘可治等复方临床均有改善免疫作用。 ③治疗机会性感染田明等将例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分为健脾祛湿治疗组(健脾止泻颗粒)例、补肾固涩组(泻痢康胶囊)例及对照组(盐酸洛哌丁胺胶囊)例,2组中药复方的治疗相对对照组都具有统计学差异。 邓联柏等人对文献报道临床或实验研究中作用较明确的复方进行了单味中药的频率统计,得到排名前10的药材是甘草、黄芪、黄芩、人参、金银花、丹参、柴胡、当归、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 02 单味中药 ①抑制病毒黄连、黄芩、夏枯草、牛蒡子、淫羊藿、紫草、苦参、甘草等近百种中药都被实验验证具有抗病毒活性,其中黄连、黄芩、苦参等抗HIV逆转录酶;黄连、黄芩、黄柏、知母、桔梗等抗HIV蛋白酶;柴胡、丹参等中药抑制MOLT-4细胞融合等。 ②调节免疫大部分补益类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灵芝等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如冬虫夏草、灵芝、枸杞等可促进T细胞增殖,提高CD4/CD8比例;天麻、香菇等可诱生干扰素;人参、女贞子等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并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等。 03 中药活性成分 ①蛋白类如天花粉蛋白可体外杀灭HIV感染的T细胞或巨噬细胞,并在临床试验中提高患者T细胞数量,降低P24抗原。 ②萜类如甘草酸通过抑制CCL2和IL-10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诱导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 ③黄酮类如黄芩苷可抑制逆转录酶、病毒荧光抗原、P24抗原等。 ④多糖类如红毛五加多糖胶囊可在临床提高HIV患者的T细胞免疫低下及贫血。 04 针灸 部分学者采用针刺及艾灸治疗机会性感染,效果显著。如郭燕等以神阙、天枢、足三里、关元为主穴治疗艾滋病腹泻60例,有效率为93%。 在研临床试验编者查询了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或相关并发症的近二十项研究进行整理统计,在研临床试验大部分针对艾滋病引发的免疫损伤和机会性感染。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优势与挑战优势:“鸡尾酒抗病毒疗法”针对已活化的艾滋病病毒,而中医“治未病”理论可对无症状期感染者进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并早期介入,延缓发病。 相对西药而言,中药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高,经济压力小,生存质量高。 可有效改善艾滋病人常见症状和体征,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减轻抗病毒药物的毒副反应,增强其疗效;提高艾滋病人免疫功能或减缓T淋巴细胞的下降。 挑战: 中药治疗艾滋病目前缺乏适用的疗效标准,当前把病毒载量作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和科学,应加快疗效评价体系建设,把免疫指标和病毒指标的建立结合起来。 可根据疾病不同分期的临床表现,先分期再分型,以辨证论治结合循证医学,更新完善症候分型及相应治疗的指导标准。 目前在研临床试验大多针对艾滋病引发的免疫损伤和机会性感染,唯一CFDA批准的唐草片也仅作为艾滋病辅助用药,后续应大力开发临床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并完善质量标准、作用机制、代谢研究、安全评估等成药问题,推进新药上市。 结语 目前我国的艾滋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仅包括齐多夫定等药物,并未囊括中药入内。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自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财政部、卫生部实施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河南等五个省份开展,后迅速扩展到19个省份,截至年9月30日已有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接受了中医药免费治疗并取得良好成效,中医药在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中药治疗艾滋的特殊优势在于通过增效减毒、重建免疫系统、改善症状等作用提高病人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应继续保持该优势,但不应止步于此,应溯本求源,大力发展中医抗HIV病毒研究,标本兼治,通过合理组方,形成多组分多靶点的中药鸡尾酒疗法,增强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综合有效性和国际竞争力。 在研发抗艾滋病药物的同时,应当注重预防为主、提高宣传教育及社会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速递中药治疗疾病到底靠谱不靠谱
- 下一篇文章: 女生变美路上一大误区傻傻的涂护肤品